【原创中篇科幻小说】冷湖六重奏(上)(23)
这个观察者显然不是那些怪兽。刚才被怪兽追逐时,我们有不少人跌入“迷失域”消失了,有的甚至是在被吞噬后、在怪兽的腹中消失的。观察者也不是远处的某种生物。这片海洋实在太黑,短波、中波都无法穿透,而长波是无法观察到我们这样小的个体的。
运用排除法,唯一能与我建立相干的,只有附近这些诡异的荆棘了。
我猜测这个“观察者”与困住我的孔洞很有很大关联。这个孔看似平淡无奇,就像皮肤上的毛孔汗腺,或是植物的气孔,只是为了排放多余的电荷而存在的。但排放的电荷真的是多余的吗?显然,排出电荷需要消耗能量,这能量是靠小孔捕获附近的养料提供的(这也为我提供了一辈子吃不完的食物)。而随着阳离子的排放,荆棘的这一枝尖端的电位逐渐降低,电势差增高,电能逐渐积蓄,最终形成沿着荆棘传导的电流。
很难相信,植物会自发地产生这种耗能过程。如果那闪电毫无用处的话,这显然是对生存资源的极大浪费。
反过来想,荆棘的放电会不会有某种目的呢?
于是,我仔细观察那些闪电。在荆棘之间,电火花看似随机地闪烁着。我将闪电的时间间隔记下来:18920须臾,9322须臾,32112须臾……成百上千的数据排成行,排成列,排成矩阵,在各种猜想拟合函数之间布撒成散乱的数据点。最终,我沮丧地承认:单个荆棘的闪电是毫无规律的,甚至从哪个枝杈尖端放电都是完全随机的。
但我很快就在另一个地方发现了规律:一丛荆棘发出闪电后,闪电所击中的另一丛荆棘便会开始动作,表面的孔洞开始排放阳离子,电流在脉管中传导,向着这从荆棘中几十个枝杈中的某一支流去,并在尖端激发出另一道闪电。然后,被击中的下一丛荆棘也重复着此类过程,如同击鼓传花一般,一直传到目力不可及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