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之殇:应怜佳人抱香去,不令芳魂染红尘(2)
这故事诚然是曲折跌宕,我却并不喜欢看。一来这并不符合曹公的创作意图,香菱死于夏金桂的凌辱折磨,其判词里有“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的句子, 可以印证。二来,香菱的身世、经历已然够悲惨了,为何又让她死于“难产”呢?我想不通。
那么,香菱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细读第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我倒是觉得从这一回的文本里可以得到许多关于香菱命运的线索。
这一回开篇就是夏金桂作为主母对香菱的发难,“菱角花谁闻见香来?”自比桂花的金桂向来“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面对蕙质兰心的香菱,其妒意大发,将香菱好好的名字改作“秋菱”,彰显自己主母的威仪,同时也是对宝钗的挑衅,因为“香菱”这名字是宝钗取的。
改了名字的香菱,命运急剧流转,屡遭夏金桂的摧残。一个宝蟾,成了金桂的一颗棋子,也成了香菱被呆霸王毒打的导火索。香菱的纯净美好,某种程度上也是她的“致命伤”——她天真得不懂自保。
曾经,薛蟠为了得到她不惜打死人,闹出人命官司;曾经,薛姨妈看重香菱的那份端庄美好,摆酒请客,明公正道给儿子做了屋里人;曾经,她满心欢喜地期待薛蟠娶妻,以为园子里又多了一个“诗人”,而她也卸去了千斤重担。
她那么单纯,不曾“虑后”,不曾设防,不曾去窥视人性的丑陋与不堪。她被喜新厌旧的薛蟠毒打,只因金桂设计害她“撞破”呆霸王与宝蟾的“好事”。她被夏金桂暗算,被污蔑扎了纸人行诅咒之事,薛姨妈虽不相信,却在情急之下要发卖她……幸亏宝钗拦下母亲,将香菱要走。一向随份守时的宝钗,并不是冷漠麻木的人,她对香菱的庇护使其免于被发卖。从这一点上,我对宝钗好感倍增。
跟宝钗去了的香菱,从此将“前路”断绝,只是,“终不免对月悲伤,挑灯自叹”。“气怒伤感,内外折挫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益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初时并不理解:薛蟠那呆霸王如此不堪,香菱离了他岂不是一件好事?天真烂漫如香菱,何以自苦如此?随了宝钗住了园子里,岂不清净?
那么,香菱究竟是怎么死的呢?细读第八十回《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我倒是觉得从这一回的文本里可以得到许多关于香菱命运的线索。
这一回开篇就是夏金桂作为主母对香菱的发难,“菱角花谁闻见香来?”自比桂花的金桂向来“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面对蕙质兰心的香菱,其妒意大发,将香菱好好的名字改作“秋菱”,彰显自己主母的威仪,同时也是对宝钗的挑衅,因为“香菱”这名字是宝钗取的。
改了名字的香菱,命运急剧流转,屡遭夏金桂的摧残。一个宝蟾,成了金桂的一颗棋子,也成了香菱被呆霸王毒打的导火索。香菱的纯净美好,某种程度上也是她的“致命伤”——她天真得不懂自保。
曾经,薛蟠为了得到她不惜打死人,闹出人命官司;曾经,薛姨妈看重香菱的那份端庄美好,摆酒请客,明公正道给儿子做了屋里人;曾经,她满心欢喜地期待薛蟠娶妻,以为园子里又多了一个“诗人”,而她也卸去了千斤重担。
她那么单纯,不曾“虑后”,不曾设防,不曾去窥视人性的丑陋与不堪。她被喜新厌旧的薛蟠毒打,只因金桂设计害她“撞破”呆霸王与宝蟾的“好事”。她被夏金桂暗算,被污蔑扎了纸人行诅咒之事,薛姨妈虽不相信,却在情急之下要发卖她……幸亏宝钗拦下母亲,将香菱要走。一向随份守时的宝钗,并不是冷漠麻木的人,她对香菱的庇护使其免于被发卖。从这一点上,我对宝钗好感倍增。
跟宝钗去了的香菱,从此将“前路”断绝,只是,“终不免对月悲伤,挑灯自叹”。“气怒伤感,内外折挫不堪,竟酿成干血之症,日益羸瘦作烧,饮食懒进,请医诊视服药,亦不效验。”初时并不理解:薛蟠那呆霸王如此不堪,香菱离了他岂不是一件好事?天真烂漫如香菱,何以自苦如此?随了宝钗住了园子里,岂不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