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会的代价(2)
局外人笑话局内人幼稚,局内人笑话局外人油腻。与其在围城里纠缠,不如换个角度思考。我认为误会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若一个角色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产生的误会少,就会显得比“误会人”情商高。
若一个角色总能洞察他人误会,就会和读者居高临下的局外人视角处于同一层。如“僚机”式的角色往往会给人一种情商很高的错觉。
若一个角色洞察误会的同时还负责给读者传递信息、提供有效帮助,就比读者视角的层阶更高。雪之下阳乃、折木供惠就属于这类。
然而事实是,折木供惠在《冰菓》中并没有关于情商的直接描写,雪之下阳乃也只是一个扭曲的妹控。
发现没有,对以上这些角色情商高低的判断是显而易见的谬论。是作品中的误会使读者产生了情商有“明显”区别的错觉。因此在误会的情景下判断一个角色是否高情商,往往会适得其反。
三、文学作品中的误会
我并不是要否定误会,这是小说正常的,可以很高明的创作技巧。
《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充满误会的作品。计谋的较量是作品看点之一,算准了是料事如神,算不准就是误会。
以“三气周瑜”为例。
周瑜一心搞刘备,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因此读者视角在周瑜之上。
赵云负责执行诸葛亮的计策,他与读者处于一个视角,因此相对显得聪明。
诸葛亮早就预备好了锦囊,他的视角就远高于读者视角。料事如神并不存在,但可以通过故事塑造。至少在这个剧情中,读者不可能明白诸葛亮怎么想的,那就对了,这就是作者的目的。
“三气周瑜”的喜剧效果相当显著,类似的还有华容道——“吾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
但读者不会真就觉得诸葛亮比周瑜、曹操的智慧高十万八千里。还是要通过为人处世、思考方式、知行合一、计谋成果等现实中的标准衡量。误会的效果再怎么夸张,终究只是手段。
更重要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误会是真的会引发悲剧。
诸葛亮对马谡才能的误会,酿成了街亭的悲剧。刘禅对诸葛亮的误会,导致了四伐的失败。更有上方谷这种非人力能改变的误会(算到了司马懿,没算到天数)。
最终,试图逆天改命的人在历史必然性面前是无力的,作者亦然。人定胜天的误会就此消解,读者视角与作者视角高度统一,浪花淘尽英雄。
若一个角色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产生的误会少,就会显得比“误会人”情商高。
若一个角色总能洞察他人误会,就会和读者居高临下的局外人视角处于同一层。如“僚机”式的角色往往会给人一种情商很高的错觉。
若一个角色洞察误会的同时还负责给读者传递信息、提供有效帮助,就比读者视角的层阶更高。雪之下阳乃、折木供惠就属于这类。
然而事实是,折木供惠在《冰菓》中并没有关于情商的直接描写,雪之下阳乃也只是一个扭曲的妹控。
发现没有,对以上这些角色情商高低的判断是显而易见的谬论。是作品中的误会使读者产生了情商有“明显”区别的错觉。因此在误会的情景下判断一个角色是否高情商,往往会适得其反。
三、文学作品中的误会
我并不是要否定误会,这是小说正常的,可以很高明的创作技巧。
《三国演义》就是一部充满误会的作品。计谋的较量是作品看点之一,算准了是料事如神,算不准就是误会。
以“三气周瑜”为例。
周瑜一心搞刘备,这是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因此读者视角在周瑜之上。
赵云负责执行诸葛亮的计策,他与读者处于一个视角,因此相对显得聪明。
诸葛亮早就预备好了锦囊,他的视角就远高于读者视角。料事如神并不存在,但可以通过故事塑造。至少在这个剧情中,读者不可能明白诸葛亮怎么想的,那就对了,这就是作者的目的。
“三气周瑜”的喜剧效果相当显著,类似的还有华容道——“吾笑周瑜无谋,诸葛亮少智,若……”
但读者不会真就觉得诸葛亮比周瑜、曹操的智慧高十万八千里。还是要通过为人处世、思考方式、知行合一、计谋成果等现实中的标准衡量。误会的效果再怎么夸张,终究只是手段。
更重要的是,《三国演义》中的误会是真的会引发悲剧。
诸葛亮对马谡才能的误会,酿成了街亭的悲剧。刘禅对诸葛亮的误会,导致了四伐的失败。更有上方谷这种非人力能改变的误会(算到了司马懿,没算到天数)。
最终,试图逆天改命的人在历史必然性面前是无力的,作者亦然。人定胜天的误会就此消解,读者视角与作者视角高度统一,浪花淘尽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