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
《乌合之众》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心理学的书,此前我对心理学的兴趣仅限于一些好玩的小测试,关于人的研究,我认为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都比心理学更有说服力。我会买这本书看,只是因为某天想买书,去当当网漫无目的地逛,机缘巧合下看到了很多青年声称要用阅读此书,拯救自己的三观。一时觉得有趣极了,便下单买来,花了一周的时间看。特来写一篇书评,纪念此次有趣的经历。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是法国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他所处的时代正值法国乃至整个欧洲的大变革时期。1789年,法国大革命经过长时间的酝酿,终于在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这天爆发,随后革命浪潮席卷全国,1848年欧洲迎来大革命,法国在全民革命热情高涨的情况下先后三次成立共和国,作者勒庞便于1841年出生,也就是他所谓的“真正的群体时代”
作者所说的“群体”是指心理学概念的“群体”:一群人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并且只有在这些情形下,个体意识消失,情感和观念趋于同一个方向发展从而形成一种集体心理,便可称为“组织群体”或“心理群体”。(据《乌合之众》整理)“群体一旦形成。就会获得一些暂时但十分明确的普遍特征”,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分别是在群体中个体责任感的缺失、传染与暗示。
在群体中个体责任感的缺失的确是一个值得思考并注意的问题。历史上的很多事件都是在群体的狂欢中发生的,包括勒庞在书中提到的巴士底狱狱长德罗内被群众杀死的事例,群众无视法律、道德,甚至将群体的呼声奉若法律与道德,这样的事情今天依然在发生,近年来被频频提起的“网络暴力”和与之相伴相随的“雪花论”是最好的例子。除了非实名制的网络的保护外,群体才是暴力言论的最大保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