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赖声川的创意学》|创意并不是灵光乍现、神的恩赐,而是可以训练得到的(4)
而赚钱的背后,或许还有动机,只是人们常常忽略罢了。有一个好方法,可以挖掘内心真正的动机,即不断问为什么。为什么想学创意?为什么要赚钱?一步步逼问自己,迫使自己思考,智慧便慢慢浮现。
虽然书中“做你自己”和“动机”是分开写的,但对于我来说“做自己”和“动机”其实是一码事。
“做自己”本身可以成为动机的一部分。有因不一定出现果,但果若存在,必然由于因的存在,但我们往往只关注果而忽略因。挖掘创意,就是一门发现自己的学问。终究,创意还是来源于自己,找到真正的动机,自发地做一件事,永远比外界的强迫来得开心与自在。
诚如赖声川结尾所言,“但愿本书能成为你打开潜在创意、改造自己的一把钥匙”。我们常常听到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提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争夺话语权,但却嫌少知道创新如何下手,只把创意、创新当成天赋异禀之人的灵光乍现、神的恩赐。
那么这本书便提供了一种方法,值得一读。只是要注意,千万不要把这本书当作“教条”,不然教条式的创新又是一种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