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物》轻评(11)
《西厢记》没有这方面的描写,也无需多说。
(七)元戏曲对日本戏剧的影响。
这个话题涉及的东西太过广泛。笔者的能力有限,只能摘录一些前人的研究成果。因此这里的结论并不严谨,仅供参考。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序言中有提到,日本汉学家青木正儿(王国维粉丝)在《中国近代戏曲史》自序中记载,王国维认为元曲是“活文学”,而明清之曲是“死文学”,故而鄙弃明清戏曲。青木氏则根据当今剧场还在演明清戏曲,却不见元杂剧的事实,认为“元曲为死剧,而明清为活剧”。
从元戏曲到明清戏曲,《西厢记》的影响甚远,才子佳人大团圆的结局成为一种标准模板。王国维在28岁时曾提到“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只有《桃花扇》和《红楼梦》是真正具有厌世解脱的悲剧精神。”后来又在《赵氏孤儿》、《窦娥冤》、《汉宫秋》等作品中寻找到,于是喜不自胜。
唐月梅在《日本戏剧》一书中阐释过日本戏剧形成的过程,早在古坟时代(6世纪),日本的戏剧就受到过中国吴乐,隋乐的影响。在奈良时代(7-8世纪)吸收唐代的舞乐、正乐、妓乐、散乐等。
日本的戏剧从发展伊始就广泛吸收外来的思想,融合本民族的特色文化,不断彰显着生命力。直到现在,日本的话剧都是本国文化中重要的组成。值得一提的是,儒学与禅宗对日本的“和文化”的形成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也包含美学理念和人文精神。叶渭渠的《日本人的美意识》、《二十世纪日本文学史》对此有系统的论述。
张杰的《简论日本近代的中国戏曲研究》阐述了中国戏曲在日本的传播,以及诸多日本学者的研究,这其中尤以《西厢记》、《梧桐雨》、《桃花扇》最为流传。早在1602-1639年,《西厢记》就已传至日本,并一直受到关注。
而笔者认为(私货),三岛由纪夫的代表作之一《春雪》则在精神追求和立意上与《桃花扇》高度一致。他是日本先锋戏剧的代表,是将自己的美学融入东西方戏剧的杰出人物。
显然,恋爱喜剧的形成也并非空穴来风,是有渊源的。
(八)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