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生死场》——黑土地上的荒凉画卷,力透纸背的辛酸史
萧红《生死场》
——黑土地上的荒凉画卷,力透纸背的辛酸史
文章断断续续,或长或短,穿插叙述着这个黑土地上偏僻乡村的故事。从二里半到赵三,从麻婆子到王婆,从罗圈腿到平儿,从金枝到五姑姑……这是那个年代底层人的众生相,在荒凉年代的生与死之间的挣扎。
他们没有精神,没有灵魂,仿佛为了一颗菜、一条鱼、一个馒头而活着。高粱地里的嬉笑怒骂,也抵不过夜里的哀嚎悲泣。他们生存着,麻木地活着。王婆疯疯癫癫,麻婆子的傻人胡话,或是赵三在“镰刀会”后的麻木……我们看来,是没有觉醒农民们的愚昧与自我麻痹。但他们,只是活着,为了生存而挣扎着。
在这众生相里,王婆,始终让我印象深刻。麦场里疯疯癫癫说着自己三岁女儿的死,不知是无情还是有情地诉说,却暗自流露出一个母亲的伤痛。走进屠场的老马,像是她的写照一般,被生活、被社会剥夺了最后的血肉,留下一张皮包骨、一张皮毛,也留下来她最后的悲痛。原来连眼泪与悲伤也是可以被剥削的,那一刻,我似乎明白了,那个年代的悲情是一文不值的。王婆的服毒,村众们的聚集,一场葬礼,人人都哭,人人却都盼着她快点咽气,女人们哀嚎,哀得却都是自己的生活,这里面又有几滴眼泪为了王婆而掉呢?大概冯丫头是留下了几滴真心泪吧。但作者似乎又与我们开了一个玩笑,王婆没死。或许这就像生活一样,我们以为我们死了,却原来又是生活的一个玩笑罢了
,但,生活里哪有“玩笑”呢?
看着他们的愚昧无知,看着他们麻木腐朽的灵魂,听着他们不当亡国奴的怒号。我不知是笑还是哭,眼里却是流不出的酸涩。他们在乱世里苦苦挣扎,像在田地里匍匐拾着麦穗的老人与小人方队,为这不知是蒿草还是麦穗,捡拾着生存的希望。也许就像鲁迅先生在序言所说,这就是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
跨越时空,其中对于生存与死亡的探讨,对于人性的描慕刻画,就算是数十年后的今天,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红尘凡世的我们,是否也在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挣扎”着?也许没有挣扎,因为我们早已麻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