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浪漫”的现实主义——读《包法利夫人》(3)
对比包法利夫人,不难看出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可怜人,他们一方面目睹过辉煌灿烂的理想生活,另一方面自身又处于平庸的琐屑之中,于是终日沉沦在包法利夫人式的苦海岁月里,挣扎着死去。更可以说任何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自己的欲望并渴望沉睡在这样的欲望所织造出的完美梦境中,即使是看似与世无争的学者也并不都甘愿坐一辈子的冷板凳而不想象着成为名利双收的杰出人物。
尽管福楼拜一再对欲望与追求泼冷水,并宣称自己所喜欢的观念是绝对的虚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切的欲望与追求都是堕落与虚无的,爱玛有向往美好生活的权利,有追求爱情的自由,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是她在很大程度上分不清这样的爱情究竟是自己的绮梦还是真实的生活,这才是她悲剧的主要原因。在爱玛那里,用叔本华的钟摆理论便可以解释,她始终在痛苦与无聊中摇摆,她那永无止境的欲望在浪漫主义理念的指引下,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父女亲情与夫妻爱情,最终将自己也吞没,堕入永恒的黑暗。这或许对于现在的我们才是一种启发,理想与欲望,爱情与情欲,精神与物质,不一定完全是对立的,其中是必然有着种种复杂交错的关系,我们无须把自己抬得很高,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判爱玛,相反我们更应该怜悯她同情她,甚至把她作为参照,考量考量自身处在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是否坚守得住自身,固然也就不必再抱怨自己是时代的弃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