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剧》第九章:静谧与图书之国(6)(4)
强迫自己在此时振奋精神,调动全部的感官,提高多巴胺激素的分泌,“享受”花样百出的刺激。因为像这般“五光十色的世界”是唾手可得的快乐,也是更容易想象的快乐。只是短暂的欢笑过后,又不得不忍受自身行为所带来的空虚感,以为像这样逃离现实就能够令现实生活中的自己好受点,却不料只是饮鸩止渴。
拖着疲惫的颓废躯壳行单只影地行走在夜路的归家途中,虽已凌晨一二点却是一天的尾声,在狭仄的出租房内于睡前告诉自己明天也要元气满满地早起加班。
此举与刻舟求剑有何相异之处?我不见得这可称作理智。不过,纵使如此……这样无望空虚的生活,却是自己最熟悉的,要鼓起破釜沉舟的勇气去到陌生的环境从零开始反倒是困难的。
可,人是矛盾体。四处奔走逐利,不过是谋虚逐妄,虽有闲暇时亦做些好物寻愁的功夫。甚至知其然,而不作为,否则何如?坐吃等死?自是无法,只道一如往昔,世人不觉辛苦。
……若要这么与人言说,届时必当遭到反唇相讥——嗟食者何解辛劳之贵?
此时,又当何如?
“大有大的难处,小有小的难处。”只是难以偿还这世间的恩义情债,更不便与人细说。
真真假假,执轻言重,茫茫无觉,是蹉跎一生,抑或峥嵘岁月?见着好处,不思了处,如何好了。“若要好,须是了。”
此等醍醐味,只得我等闲人相共勉。幸甚至哉……我非彼岸。
现今的生活节奏如搁浅翻腾的鱼,在窒息的边缘不断挣扎。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网络文学,大多哗众取宠,泛娱乐化,情节架构如何跌宕起伏,文章题目如何博人眼球,个中包袱如何惹人喷饭。思行而不思取,源竭路尽,世上岂有无根之水?几个字眼翻来倒去,语言空洞、平直、单调,文体积弱贫乏,欠缺文学独有的虚幻美感及艺术性。
名声、排名、稿酬、荣誉、市场的需求、书迷的支持以及写书给自己带来的社会影响……过分在意这些外在之事,而将创作故事的存在摆在更低的位置,喧宾夺主。值得长久品味的好故事越来越少,还有不少的“炒冷饭”,消费情怀。辉煌一时的“神作”,多年过去已经沦为笑柄。虽然看得很开心,却没有半点营养价值,就像是油炸食品,只是越吃越胖。
甚荒唐,将文学性弃若敝履,抛诸脑后……
不过,“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适趣闲文者甚多”,每个时代皆是如此。
文学是不死的,只要有人埋下种子,它便会生根发芽,为后世遮阴。古人之言或许难以运用至今时,却已成为现今大道的砖石,托赖如此,我们才能一直行至今日。
无有根,何来叶?
文学是时代的产物,优秀的作家更能将社会现状、人生百态的观察体验,于故事作品中融会贯通,所思所想如曲径深幽、静水流深。心境浮躁者自然对那些晦涩莫深、寓意深长的文学类作品读不进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