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写小说一定要有情节?来品品鲁迅先生这篇神文吧(4)

所谓被示众的内容其实是虚无的,巡警牵着犯人,仅此而已,并未发生任何事情,但所有人却都在自发地聚拢,沉默地围观。明明无聊,大人却在对小孩莫名地渲染——“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自始至终,唯有一个工人发出了正常的疑问——“他犯了什么事啦?”。结果不仅无人回答,这个工人反而在群体沉默的敌意和压制的目光中,黯然退缩,直至自觉离去。
文中观众们互动的重点,并非在圈内本身,而是围观的位置。他们来来去去,拥挤,争先,互相觊觎,互不相让......这些人在乎的并非观看的内容,而是观看的行为。到最后,旁处出现新的声响,集体的注意又被瞬间转移,就像最初莫名其妙地突然聚集,最终人群也倏忽间作鸟兽散。
“看”与“被看”、“围观”与“示众”、“吃人”与“被吃”......这些事情总是同时发生的,每个人在围观的同时,自己也成为了被围观的对象。这正是对中国某种群体生动淋漓的刻画。小说通过完全白描的场景展示,描述的不是具象的个体,而是群体的共性。这幅炎夏街旁的镜头展示,是对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一针见血的高度概括。人们一边心安理得地做着看客,一边逃避拒绝着思考和行动的启蒙。看似不流露任何倾向和情感的生活片段白描背后,是对麻木冷淡的国民灵魂和荒诞悲哀的社群关系的深刻讽刺。
钱理群先生说过——
“鲁迅有两篇小说是代表20世纪中国短篇小说艺术最高水平的,其一就是《示众》。”
《示众》有着非凡超前的艺术手法和实验精神,它用一种新颖却震撼的方式摆脱了传统小说的束缚。但钱老能对其给出如此之高的评价,绝不单单是因为此文的写作手法。它描述一时一地的场景片段,反映的却是深刻久远的社会现实。
时至今日,我们大部分人,大多数时候,也都只是一直在“看”,没有“呐喊”和“彷徨”,只有“冷漠”与“麻木”。看上去人流涌动,热闹非凡,实则冷寂沉默,无人发声。在读《药》时,我们都嘲笑过那群围观人血馒头的看客。然而在《示众》里,先生毫不留情地揭露出,人人都是看客,围观行为的荒诞,从来不在人血馒头,而在观众们自身。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