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作文第二季 物语系列魔改 归物语(5)
允雪其实也考虑过这种情况,对于做事随性的他来说,以后的事情以后再来考虑,人类不应该是活在当下的动物么,毕竟不是活在四次元的高级生物。
“嘛,也对,现在说这些也确实不太实际,那么说个简单的,小允雪,你知道狐仙吧。”
电话的对面终于是做出了妥协了吧。
“恩,这个倒是听说过。”
对于这位怪异专家终于开始认真开始解释的时候允雪终于送了口气,虽然电话那头那种了解一切的从容总会令人感到不爽。
“说到狐仙的命名啊,最早当然是姓胡啦,但是上溯到六朝、隋唐时期,有唐一代,西域至中原的陆路开通,大量西域贾胡、僧人涌入,造成西胡人种与华夏民族血统逐渐混淆,随之而来的一个社会现象是,[狐]字慢慢成为对胡人的歧视性称呼顺着这个思路往下分析,又能找到[五百年狐,姓白姓康]这样一句唐时的俗语,这句俗语背后的含义,其实非常惊人,[百年老狐]这个提法,在当时并不是对狐这种动物的神话性幻想,而是对西域胡人汉化程度的纪实性描述。意思是才到中原区区百年,汉化程度不高,姓氏中还保留[康]、[白]这样的胡姓。”
听筒传出来一段根本不会出现在中文教科书里面的历史知识,但是道不妨碍允雪的理解。但是怎么听都让人感到不适,因为仿佛在说白小白就是狐仙一样,但事实上小白才是受害者吧。
“你这是什么意思?你不会是认为名字和那些书上所述的一样就认定她会碰上怪异?简直就像拙劣的笑话一样。太荒唐了,这种事情难道没有巧合?那白姓的人都会碰见狐仙么?”
“哈哈哈,我可不会和你开这种低水平的玩笑呢,小允雪,你是真不的什么都不懂呢?我不是说碰到哦,这已经不是碰到这么简单的事情,虽然这个事情很简单”这位专家说着绕口令一般的话,生涩并且难懂。
“小允雪,我很早就和你说过了,看待问题不能单单的从片面来看,事物的真相一般都不是体现在表象的,也就是说你看到或者听到的或者所感受到的都不一定是事实。那么再换个说法吧,就在《山海经·南山经》里有提到[青丘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也就是说,狐仙在早期是一种'食人'的怪异,当然'食人'并不是吃人这么恐怖,要是真的是这样子,那么狐仙早就被我那些同行给除掉了,这里的'食人'主要还是迷惑和吸取精力为主呢。”这次的解释可以说是相当的全面而且通俗,但是允雪还是无法理解为什么他能记住这么多奇奇怪怪的书籍内容,简直就像是把所有怪异书籍都倒背如流一般。
“这就有什么关系呢?难道能解决小白身上的怪异,或者说你说的狐仙有什么关系呢?”
“关系大着呢,好好回想一下今天所经历的事情,你要知道解决怪异的办法,可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粗暴啊,不了解怪异是不能解决的,即使这件事很简单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