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依然可以谈谈未来》--蔡澜 读书笔记
最近阅读了蔡澜先生出的书《老了依然可以谈谈未来》,读书是相当能消磨时间的,这本书都是感触小文或平日日记汇成册,从何时停下,何时继续,都是问题不大。也可说蔡澜先生为了交稿,偶尔灌水,譬如有篇如何催稿,亦或者是酒后想稿,再也是为什么要写稿等等,虽然如此,但个人风格和骨骼清晰。用相当白话化的文字,还有蔡澜先生说话时的短句。以四字到六字,就能加上标点符号,虽短但精。亦或者是带点白话化的排比,感觉能体会到那种语速与语境。字里行间能看到一些个人追求,但大部分是淡然对待烦恼。就像山间的流水,过后并不追悔,保持乐观的态度。
当白话不知不觉成了文,然后看着也挺有意思,文章长度并不长,读下来一篇五分钟左右,读一下也有点道理,转过头来又忘记了,又似乎开解了自己对一切事物的执着,其实就是那么一回事。别人多管闲事就回关你屁事。卷入麻烦怪事就关我屁事后再理清一切,最后发现也就那么回事。都不算什么事。加上一句口头禅,喝杯小酒或者浓茶,在吃一顿自认为相对好吃的饭。这碗饭可能是银鱼加砂糖花生油配白饭,但那种简单的鲜味就如看到一位美女一样直接,直接释放多巴胺,精神的愉悦就达到了。不搞那么多的胭脂俗粉,吃饱再配上一杯茶。提神又暖胃,再欲行什么事情都更加开心。
讲到美食,蔡澜先生对火锅大多是差评。其中除了芝士火锅,或者芝士那口卡路里满满,这是从人类获得进化以来,都未曾改变的基因记忆,一直对脂肪渴求的基因依旧不变,脂肪包含丰富的能量能够直入大脑,成为满负荷运转的CPU,思想也变得活跃。所以在吃饭的时候与人聊天也相当方便,俗语也有一句是——鸡腿打人牙铰软(吃了别人的嘴软。)。
其中有一段关于重庆火锅亦或者是广东火锅,引起相当多人的不认同和议论。在我理解上的意思是:这两个火锅在锅底或者是刀工大多对烹饪技巧和厨房厨师都没什么要求,大多只是要求食物本身的特性和新鲜度。算不上是亨煮食物,最多是过一下开水,把食物烫熟再调上一点味道。没有在厨师手上渡劫的食物是没有了灵魂,过程只是大自然对材料渡劫,没有更深层次人类对于食物味道的追求。
其中有些生活琐事也是小得很,只不过是用平时用剩下空罐头,在厨房里偷藏几颗大蒜,在酒店的阳台亦或者窗边种下来,平日晒晒太阳,闲时洒洒小水。种下大蒜的是期待,嫩芽长出来就是生命。当长出嫩芽时,人的主观的成就就占据了大自然本身的成就,心中所想全是自己一手一脚“创造”出了新的生命,与种子本身还有大自然没有关联。那一刻自己就是属于嫩芽的神。不是自然也不是它的本身生存的基因。刚开始的是成为神带来的成就感,是窃取大自然结果带来的窃喜。
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当然蒜头怎么能放过呢?当贪吃虫也夜晚来临,起来想吃个宵夜,不想出门吃宵夜。就在房价里抓一杯小酒,挖上两瓣自己种下蒜头,配上一桶泡面或者是面包,自顾自的精彩。这就是蔡澜先生带来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