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一曲疏狂少年游

2023-04-27 来源:百合文库
李白,读罢李白的生平与名诗,在我心中留下的,最清晰的,是一个豪情万丈、驰马仗剑的游侠少年。这个少年永远不会老去,他是狂狷不羁的,天真赤诚的,站在摧枯拉朽的狂风之中,他衣袂飘飘,尚且狂吟。
“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扶摇直上九万里”李白五岁时随父迁入蜀中,其父“李客”是位资产不菲的富商。不一般的家世,也使他的初学不尽同于杜甫那样诗礼传家的一般士子。“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从
李白的出身开始,就注定他与众不同的性格与气质。早年“行侠仗义”的经历,赋予了他普通文人所没有的豪侠之气;秀山丽水的巴山蜀水产育的巴蜀民歌,又以其自然清丽之风将他熏染……一切都在孕育着李白天马行空,独树一帜的诗风,酝酿着一位千古“诗仙”的诞生。
“天门中断楚山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漫游,在唐代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李白初游不往长安而取道东南,固然是由于向来对东南山水的神往,但同时也是他实现一飞冲天的人生目标的一种迂回,一种准备。他作了《大鹏逢希有鸟赋》、《大猎赋》,希望借此一鸣惊人,入仕为官,虽然他天真的设计终于落空,但这次游历却着实令他有了远过于平步青云的收获。他真切地体验了素所崇仰的游士兼游侠的风采,作为豪客,他“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么子,悉皆济之”;而他为客死的同乡吴指南负骨千里,丐贷营葬的义举,更曾轰动一时。他称此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荡漾于这里澄净到透明的天光水色、山岚林霭之中,成就了他一生创作中一个极具个性化的特征——对光明晶亮事物的不懈追求。经历一番历练的少年游侠,奠定了他一生的基调——他注定要仗剑前行,披荆斩棘。
“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如素愁不眠。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此后,李白进入了“酒隐陆安与初入长安”时期。所谓的“酒隐陆安”却是根本隐不住的。李白早已将不久前的贫病交迫的阴影一挥而去,在婚后不久又高唱起他自谱的“大人先生歌”,自写“童颜益春,真气愈茂”,“将欲倚剑仗天外,挂弓扶桑”。而后,李白于而立之年,昂然西向,初入长安。他一系列求仕活动以失败告终,但却也是对他的诗歌创作的又一次砥砺。在最初的澄明清澈中,隐隐可觉出朦胧的不安与不平,这不安与不平,是满怀希望的不安,豪迈进取的不平。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天宝元年秋,李白兴冲冲地二入长安,诗名颇盛,春风得意。由于人奇事奇,后来便又衍生出许许多多“传奇”,什么李白醉草吓蛮书,令杨国忠磨墨,高力士脱靴等等,不一而足。这种传奇的色彩,似乎总是萦绕在他身周。然而,李白的行风格调与整个世界格格不入,所以好景不长,次年秋,谤声四起。李白所得罪的决不是一个两个人,而是整个廷臣群体。这时,我的眼前浮现出这样一个形象:一个人,一支笔,一把剑,一袭白衣,孤立无援地站在世界的中心,他用“诗”和“剑”对抗整个世界,剑指清冥,诗穷碧落。这是李白啊!一颗赤子之心,未免天真和莽撞,而“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笔下的豪情犹未减分毫。也许,李白的人生路也同他走过的“蜀道”一样“难于上青天”,砯崖转石之际,地崩山摧之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