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小说(十八)破维成蝶(2)
世界的信息层层叠叠地变成毛线,被薛定谔的猫缠来缠去,你怎么知道它到底有多脏?还是有多纯洁?
站在街道,我总是有着奇怪的窥视感,他们是谁?他们又是去哪里呢?穿着不同的衣服,说着相同的语言,盯着手机,发着呆,聊着天,互相取笑着,在某一个时间段又像被拔了电源的电脑,静止不动。
“人与人之间是不能相互理解的”这句流行的话语,我并不想认同,但我的内心却下意识地相信,身边的人并不想了解我,相比于我去写作时去了解人物,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反应。
我在想,为什么呢?难道是当下的人害羞了么?还是认为这样揣测别人自己会活得唯唯诺诺?当我实习后,我却发现更加震惊的事实,别人想了解你,只是想确定你有没有效率继续工作下去。
或者说,同一个救生艇里的礼让吧。
这是坏事么?我想并不是,那么就是好事了?我想这个也有待商榷吧,每次写作的时候写到人物开心的桥段,我就在想现实中的某处也肯定会发生这样的故事,以此来安慰自己小说并没有死去。
初中我的历史是班级第一,对我来说并不存在背书这种复杂的死记硬背,而是靠我自己的归纳和解释进行答辩的,比如甲午海战的时间点以及二战结束后的影响,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看和记的过程。
所以历史老师当时是这样评价我的:“虽然你在其他学科方面差很多,但你却喜欢自己去解释,自己去总结,所以你都可以在我的学科里考那么高。”
我一直记到现在。
对我来说学习并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我害怕自己失去兴趣,兴趣对我来说就是氧气,如果有我感兴趣的东西,我就会投入很大的精力去做。
但就像所有的结局一样,我很难维持这种兴趣的心情,倒不是因为厌倦,而只是觉得一直停留在一处,或者没有目标地上进,比自身还愚蠢。
这也是我很难去游玩网游的缘故,直到长大了以后更是如此,频繁的刷装备,或者培养自己的宠物,对我来说根本没有成就感,因为我知道这些变化只是在浪费自己的时间。
我只是喜欢一种新的规则,一种新的元素,一种新的世界展现。
还记得我很早以前写的《爱情娃娃》吧?男主把娃娃买回家,却很快厌倦了这个漂亮的娃娃,于是想要扔掉她,去寻找一个新的娃娃。
原来那个时候,我一直在写着自己的背影,暗自地嘲笑着。
我也许找到了自己的喜欢的事情,不过读者们,你们知道自己一天的行程么?是不是越来越可以简化为“一天”了呢?
比如起床洗漱,上课,下课娱乐,复习睡觉,如果自己的人生是一篇故事,又或者像《楚门的世界》一样被万千的群众簇拥。
不管怎么去虚构,终究会回到“现实”吧?
肯定是因为老师打断你的发呆。
肯定是上司指责你的工作错误。
肯定是亲人说着细碎的琐事。
肯定的用法有很多种,既是无奈,也是“现实”,我对此颇有心得,因为我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这就跟烟鬼是一个道理,吸的越多就一定要有节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