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游记》看明朝那些事儿——草根大圣的成长道路(下)转载于天涯——我心昭烈(10)
呵呵,聪明人是不干这事的。
这就好像明朝朝廷上,喊着“阉党误国”的人很多,偶尔上蹿下跳的上奏几个奏折也就算的,真的跑上去刺杀阉党?
那真没几个人的,就算是有,也绝对不会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也不过就是民间的那些死士罢了,又有谁真的成功过呢?
这,就是唐僧肉了。
后序
——西游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魂
写到这里,差不多可以先告一个段落了。
其实还有很多可以写的,比如牛魔王的身份、比如弥勒和假弥勒、比如狮驼岭、比如五庄观、比如金箍棒和九齿钉耙意味着什么等等。但是基本上我最想讲的那些,都已经说出来了。
一千个人有一千个西游记。
其实我之所以写这个,更多的是想告诉大家,我心目中四大名著中最了不起的著作《西游记》并不只是一本单纯的神怪小说,它其实隐藏着非常多的精彩和许多的人生智慧以及官场与职场的道理。
自500年前的明朝开始到1980年前,无数的文学作品中,有四本书被称为“四大奇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
1980年后,才因为新中国的制度,用《红楼梦》替换了《金瓶梅》。又因为当时文化部门大多数人都是满族同胞,所以非常正常的,给了《红楼梦》这一本算是“清朝文学史上唯一的脸面”过高的评价。
可其实在事实上,个人一直觉得红楼梦的文笔和诗词固然极好,确实不愧是一代名著,是满清200多年最伟大的文学作品,但是真要论到文学价值,其实并没有流传的那么高,至少,谈不上四大名著之首。(笔者个人一家之见。)
在我心中,最伟大的名著只有《西游记》,连《三国演义》都远远不及。
在某种意义上,《三国演义》其实更像是写给明朝文人们的一本网络YY小说。里面的君臣关系、人物造型、剧情,都是偏于为了附和明朝文人的喜好而已。
三国演义虽然非常朗朗上口,也很引人入胜,但是并不具备《西游记》中那尖锐辛辣的讽刺,以及用诙谐的笔法描绘出的社会阴暗。
如果用现代的小说作为比喻,三国演义大概就只相当于是《蜀山剑侠传》或者《射雕英雄传》一类的消遣小说,而《西游记》却是相当于《小李飞刀》《楚留香》加上《狂人日记》《阿Q正传》,不但雅俗共赏,还在无比精彩的故事中包含着对国家社会的反思的,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至于《封神演义》那种纯粹跟风蹭热度的小说,大概也就是和《斗破苍穹》的那种网络YY小说一个档次而已,实在没有资格和它的前辈《西游记》相提并论。(注:虽然封神描写的是商周,但是其实是西游记红了后才跟着写的圈钱作品。西游在前,封神在后。)
我在前面的文字中已经给出一种阅读西游时的另一种思路,之所以不继续写,是我希望读者能够自己去发掘西游中隐藏的秘密与智慧,嗯,也算是一种留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