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颠覆你深层认知以及三观的文章(2)
2023-04-26 来源:百合文库
这样,当你们醒来时,你们的大脑实体是没有变化的,但是你却不在你的身体里,你在盖茨的身体里,在盖茨原来的大脑里是你的思维、回忆、恐惧、梦想等等。在盖茨身体里的你跑到你的家里,向你的家人解释,你不是盖茨。并且,经过多次拉家常,他们会认为你还活着,只不过处在盖茨的身体里。
数据理论认为,你并不是你的身体,而是你大脑里的数据——你的性格和记忆。根据这个理论,无论换什么,只要大脑里的数据是你的,你就是你。
这是最好的答案吗?我们最好在一些假设条件下检测一下。
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折磨的是“我”吗?
下面有两个折磨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假设疯狂的科学家绑架了你和盖茨,把你们的大脑数据彼此互换了。然后,当你们都苏醒过来时,科学家走向盖茨的身体,但大脑中却是你的数据。科学家说,“我现在要惨无人道地折磨你们中的一个,你说我应该折磨谁?”
你的直觉是什么?你可能会指向你的原来的身体说:“他。”你会想,我在这里,对方不是我,即便他是我过去的身体。
第二个实验是:疯狂的科学家绑架了你和盖茨,但没有做任何事,只是走到你面前,问了一些问题。
科学家:“听好了,接下来我要折磨你们中的一个,我该折磨谁?”
你毫不犹豫地指向盖茨:“他。”
科学家:“好吧。不过我要告诉你,在我折磨某个人之前,我要清除掉你们俩的大脑所有的数据,当折磨发生时,你们当中没有人记得自己是谁。你会改变你的选择吗?”
你:“不变!”
科学家:“哦,还有一件事——在折磨发生前,我还要把你们大脑的数据互相对调,这样,你现在的身体会认为是比尔·盖茨,而现在的比尔·盖茨的身体会认为是你。你还会改变你的选择吗?”
你:“呃,不。不管我要经历何种幻觉,不管我认为我是谁,我不想经历痛苦的折磨。折磨他。”
这里产生了矛盾:在第一个实验中,你可能会选择你自己的旧身体被折磨;但是在第二个实验中,你会选择盖茨的身体。问题是,这两种情况所做的是完全相同的实验,其区别仅在于你何时做决定。两个实验中,你的目标就是不被折磨。但是,在第一个实验中的你,是相信数据理论的,因为你认为你的数据在哪里你就在哪里。但在第二个实验中你是相信大脑理论的,因为你认为不管科学家对你的大脑做什么,你在哪都不会变化,因为实体大脑就在你的身体里。
那么,“你”是大脑的“你”,还是数据的“你”?
下面,我们再来考虑一个思想实验。
走出传送门后还是“我”吗?
假设1千年后,人类发明了传送门,它可以使你以光速迅速抵达遥远的地方。原理是这样的——
你在北京,想去万里之外的纽约上班。于是你走进发射舱,按下按钮。发射舱开始扫描你的整个身体,把你身体内所有原子的信息上传上去。当它扫描时,它也在把你身体每一个原子销毁掉。当扫描结束时(你的身体已经完全被销毁掉了),它会把所有的信息传送到位于纽约的抵达舱。抵达舱具有身体所需的所有原子,然后根据信息会重建你整个身体。当你走出抵达舱时,纽约的你与北京的你完全一样——同样的心情,与之前同样的饥饿感,甚至你手指上刚划破的伤口都是一样的。
数据理论认为,你并不是你的身体,而是你大脑里的数据——你的性格和记忆。根据这个理论,无论换什么,只要大脑里的数据是你的,你就是你。
这是最好的答案吗?我们最好在一些假设条件下检测一下。
下面就是一个例子。
折磨的是“我”吗?
下面有两个折磨实验。
第一个实验是:假设疯狂的科学家绑架了你和盖茨,把你们的大脑数据彼此互换了。然后,当你们都苏醒过来时,科学家走向盖茨的身体,但大脑中却是你的数据。科学家说,“我现在要惨无人道地折磨你们中的一个,你说我应该折磨谁?”
你的直觉是什么?你可能会指向你的原来的身体说:“他。”你会想,我在这里,对方不是我,即便他是我过去的身体。
第二个实验是:疯狂的科学家绑架了你和盖茨,但没有做任何事,只是走到你面前,问了一些问题。
科学家:“听好了,接下来我要折磨你们中的一个,我该折磨谁?”
你毫不犹豫地指向盖茨:“他。”
科学家:“好吧。不过我要告诉你,在我折磨某个人之前,我要清除掉你们俩的大脑所有的数据,当折磨发生时,你们当中没有人记得自己是谁。你会改变你的选择吗?”
你:“不变!”
科学家:“哦,还有一件事——在折磨发生前,我还要把你们大脑的数据互相对调,这样,你现在的身体会认为是比尔·盖茨,而现在的比尔·盖茨的身体会认为是你。你还会改变你的选择吗?”
你:“呃,不。不管我要经历何种幻觉,不管我认为我是谁,我不想经历痛苦的折磨。折磨他。”
这里产生了矛盾:在第一个实验中,你可能会选择你自己的旧身体被折磨;但是在第二个实验中,你会选择盖茨的身体。问题是,这两种情况所做的是完全相同的实验,其区别仅在于你何时做决定。两个实验中,你的目标就是不被折磨。但是,在第一个实验中的你,是相信数据理论的,因为你认为你的数据在哪里你就在哪里。但在第二个实验中你是相信大脑理论的,因为你认为不管科学家对你的大脑做什么,你在哪都不会变化,因为实体大脑就在你的身体里。
那么,“你”是大脑的“你”,还是数据的“你”?
下面,我们再来考虑一个思想实验。
走出传送门后还是“我”吗?
假设1千年后,人类发明了传送门,它可以使你以光速迅速抵达遥远的地方。原理是这样的——
你在北京,想去万里之外的纽约上班。于是你走进发射舱,按下按钮。发射舱开始扫描你的整个身体,把你身体内所有原子的信息上传上去。当它扫描时,它也在把你身体每一个原子销毁掉。当扫描结束时(你的身体已经完全被销毁掉了),它会把所有的信息传送到位于纽约的抵达舱。抵达舱具有身体所需的所有原子,然后根据信息会重建你整个身体。当你走出抵达舱时,纽约的你与北京的你完全一样——同样的心情,与之前同样的饥饿感,甚至你手指上刚划破的伤口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