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里奇谈2019十一特别赛终审文评集合(上)(2)
希望作者在行文完毕后、能多以读者的视角审视一下,这篇故事讲了什么?读者会喜欢这篇故事里的哪些内容?不要指望读者都会去刻意欣赏你的行文与措辞,这些东西当然是一道好菜不可或缺的作料、但却是锦上添花之物,不该偏执于此道,舍本逐末。
以此文而言,它仿佛给读者展示了一幅人间之里旧日的众生相,有老人、有小孩、有妇人、有女佣、有杂役,其姿态谈吐栩栩如生,但此外呢?空无一物。哪怕实际有着暗流汹涌、在一派和谐的气氛中隐藏着悲情与不和谐,但这些问题从头至尾都没有被“冲突”点明,这让前文铺垫的那些活灵活现的人物场景变得毫无作用——
如果想要记录一派栩栩如生的景象,或许没什么比拿着摄影机去广场上拍着一段众生相更能够反映真实与生活,但大家却更愿意去看一些制作算不上精良的“手书”、“漫画”,并非是手书漫画比摄影显得更真实,而是它们讲了一个个比现实更精彩的故事。
在故事中,角色与剧情永远是相辅相成的。我认为,一切角色的存在都是为了故事而服务的,没有任何一个角色可以脱离故事独立存在。前文一个刻画传神的老爷爷、一个惟妙惟肖的小女孩,却在后文并未起到什么关键性的作用——实际上也确实可有可无,只是承担了一个路人角色的作用,他们的存在除了让故事中的世界看起来更加真实之外,几乎没有了多余的作用。没有推动故事发展、没有激发冲突事件、也没有阻碍主角行动,甚至八成的篇幅里连故事的主角都未曾出现。一切看起来就像是在广场上录制的众生相一般——生动、朴实无华,且枯燥。
总结一下,该篇如果想要更进一步,首先要做的是强化冲突、勾起读者的情感共鸣,最起码、让读者对下文的目标有着一个明确的“期待”,而不是漫无头绪、如同读着这篇给人带来的感觉——只是平平无奇的日常而已。虽然是诞辰这种一生一次的事件,但行文的方式与情感基调就是日常、过于平淡,古井无波,这只会阻碍读者继续阅读。
虽然说了很多不客气的话,但我并非是以“指点”或“教育”的态度来写这篇文评的。一个美食家有权利也应该不留余地的指出厨师菜品中的问题,但当美食家放下餐具进入厨房,他未必能够做出比这个厨师更美味的菜肴。我也一样,我自认吃过不少美食,也曾想精修厨艺、可惜非朝夕之功。在写作这条路上大家都只是道友,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存在所谓的“指点”与“教育”,希望作者能多多汲取优秀故事中的精华、来弥补自己在故事结构上的欠缺。若有心上进,不妨多看多学多写、所汲取的经验,必可活用于下一次。
读书:
按常理说来,其实我给不了这篇太多的评价;因为采取传统文字,接近于纯文学写法的文章,最吃的就是作者的基本功——写景也好,叙事也好,白描也好,在传统文学中,它们是不能单独割裂开的。一篇好的短篇小说,若效法于沈从文、汪曾祺那一派,是最可以见得作者对文字的把控力的。这类的小说没有巧妙设计的剧情,没有惊天动地的反转,亦不用写什么见微知著、鲜血淋漓的道理,一切都是淡淡的、平静的,既理所应当不动声色,又能在最简单处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