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车别关于市场原教旨主义者制造的4个神话一文节选
私有制更有激励作用是一种幻觉。对资源的私有,本身并不会产生合理利用资源的激励,倒是容易产生闲置甚至滥用的反向激励。这东西是我的,我想怎么糟蹋就怎么糟蹋,想怎么挥霍就怎么挥霍。或者这些东西是我的,为了确保这个东西私有性质不改变,宁可烂在手里,也不能拿出来利用。
一般人可能有这样的经验,自己买来的书,反而容易搁置在一边,不认真去读。借来的书,反而会比较认真的读。私有制带来的往往是任意糟蹋挥霍资源的反向激励。私有制推行的越是疯狂的社会,资源的糟蹋浪费往往越严重。
那私有制能产生有效激励的幻觉是怎么产生的呢?
实际上是资本主义信徒把选择效应和激励效应混淆的结果。选择效应是指那些能更有效利用资源的经济主体更可能存活下去,并且有更大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只要一种制度能提供这种选择效应,那就会让经济主体表现得似乎更有积极性。
哪怕没有任何激励,通过选择,让表现更积极的个体或群体拥有更大的影响力。这就能让经济表现出一定的活力。生物演化的自然选择过程也是这么个道理。
思维浅薄者会直接把选择效应混同于激励效应,因为目前的选择制度下伴随的是私有制,就认为私有制本身有什么特殊的激励效果。实则单纯的打分排名,甚至都比私有制更有激励效果。就比如去打游戏,哪怕一个小孩在一台不是自己的电脑上玩电子游戏。只要他在游戏上投入的精力时间和游戏分数有即时关联,他也很入迷的投入其中。当然如果游戏本身和各种快乐机制有关联,激励效果会更好。这和这个游戏是否能给他带来更多资源的私有,毫无关系。即便游戏导致他拥有的私有财富更少,他照样会去打游戏。
资本主义世界本身,其实也部分认识到了产权私有和激励之间并无必然联系,甚至是反向联系。所以也就出现了资本主义越是发展,所有权和经营权之间就越是分离的趋势。
《剑桥欧洲经济史》在叙述19世纪末德国工业化进程大企业发展时候就描述了这种现象:
“特别是要去了解在1900年左右主持那些规模正在扩张的大型企业、并且领受着基本固定的薪水的那些企业家就更是困难。肯定地,他们不会以利润作为他们的最终目标,他们已经可以在没有什么风险的情况下领取较高的经济收入。我们更应该这样说,他们力争获取利润,只是为了替企业扩张融资。扩张又是成功的象征,成功在他们以及他们的同行以及先辈们的眼里,主要就是以营业额与利润额来衡量的。他们对企业扩张的追求是标榜自己能力强大的一种手段。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斤斤计较于自己企业的规模。企业规模变大意味着他们所拥有权力的支配领地也扩大了,而这就是他们的享受,他们渴望获得这种享受。他们非常明白,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为自己赢取社会名声。”[1]
当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企业的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分离也就成为一种普遍趋势。这正是因为直接的私有产权不但不能提供经营企业的有效激励,还增大了反向负面激励的概率,导致企业资源的浪费挥霍,增加企业破产或被吞并的几率。较为理想的情况下也是让企业变得更加保守和迟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