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学习笔记分享丨Part 2:故事诸要素(全书笔记整理请查看文集)
既包含了术语解释、电影类型分类这样宛如考试题一般的常识知识点,也包含了积累学习方法指点这样的“课外内容”,还从实操地角度教学了很多写作构思的方法,甚至引申到了写作意义与主题。
内容比昨天的导入明显要深一些,但是收获自然也会更多。
请按需取用吧:)
第二部分:故事诸要素
(一)结构图谱
一、故事设计术语
1.结构
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事件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
2.事件
·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富有意味的变化,通过一种价值来表达和经历。
·故事价值是人类经验的普遍特征,这些特征可以从此一时到彼一时,由正面转化为负面,或由负面转化为正面。
·价值负荷可以随时走向反面的二元特质,便是故事价值。
·一个故事不可能构建于纯粹的偶然事件……故事事件创造出人物生活情境中富有意味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用一种价值来表达和经历的,并通过冲突来完成。
3.场景
一个真正的场景,……能够被改写成“一个整体”,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统一体。……时空内拆解,建立未来的场所。
4.节拍
场景里最小的结构成分,是动作/反应中一种行为的交替,构建场景的转折。
5.序列
一系列的场景——2-5个,每个场景冲击力递增,最后达到顶峰。
6.幕
一系列序列的组合,以一个高潮为其定点,导致价值重大的转折,冲击力大于所有前置的序列或场景。
7.故事
一个故事就是一个巨大的主事件。对比开头和结尾的价值负荷,能够看到电影弧光。最后的情境、终极变化,是绝不可逆转的。
二、故事三角
1.情节是作者对事件以及对其在时间中的设计。
2.电影是将精神的东西物化。
3.大情节、小情节、反情节
故事三角
三、故事三角内的形式差异
1.闭合式结局VS开放结局
闭合式结表达绝对不可逆转变化的故事高潮,回答了故事讲述中提出的所有问题并满足所有观众情感。
开放式结局留下一两个未解答的问题和一些没被满足的情感。
2.外在冲突VS内在冲突
大情节强调外在冲突:人际关系、社会机构或自然界力量/重点在与自己思想感情有意或无意的角斗。
3.单一/多重主人公
4.主动/被动主人公
·补偿被动主人公的方式:A赋予强烈的内心斗争B用动态事件将他包围。
·主动主人公在欲望追求中采取行动,与他人、世界发生直接冲突;被动主人公表面消极被动,在内心追求欲望时,与自身性格各方面发生冲突。
5.线性/非线性时间
观众能够跟踪的时间/随意跳跃。模糊时间连续性,观众无从判断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