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我离开的那四年(6)
我不愿意去考公,出国,只是在考研中为自己拼出一条道。因为我知道这个社会很现实。我不想我能立刻想出自己20年后的处境模样,我不想一切就这样定型,却总不是自己最满意的局面。所以,有些机会对我而言,并不是选项。出国花费太多,且本科如此,出国择校很难有好的选择,没必要浪费金钱去读一个没有认可度的大学,还是那句话,现在的环境对海归也没那么友好。有些事,人总要清晰地认知,我不是没有对自己的行为有所反思,我知道自己能拼的只有这条路的结局,我能做的只是当前局势下的占优决策,无论是否达成所愿,依旧要努力去活成想要的模样。
努力复习,报名,考试,等分,等国家线,复试,等录取,每一步都要认真面对,所以,我想说,请善待身边考研的同学。
从这段时光里走出的人告诉我,怎样才能够在当下的环境里生存,新征途的过客,已经可以在上海,自给自足,上着研一的课程,有机会兼职600 /天的工作,有时人们努力的回报是如此直接,而自己浑浑噩噩不知进取的机会成本有多高。的确,那是属于复旦,上交学长学姐的待遇,自己不能像别人那样毕业直接进麦肯锡,高盛,最起码人家起步打底的四大咱们可以努力冲一冲。怎么说,学习并不是那样无用,至少它可以提供给自己一个可供选择的平台。
当我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时,我没有喜悦,我感到的只是对于未来的那种恐慌。我不知道最后我能够走多远,不是说我荒废的这一个多月时间里我忘记了学习,我对自己所处的大学环境已经这么熟悉了,哪怕我只是孤身一人我也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下去,只是突然间,我要面对完全不同的人与事,做好自己不曾知悉,不曾了解的事,似乎一切都变了,而我是否能够适应,我对未来的一切,无从知晓。
说说轻松些的事,谈谈这个城市吧。饮食口味偏咸偏辣,这里也是淮扬菜的风格,不过有着徐州的特点,量很足,这里面食挺多的,我看见最多的是开牛肉板面的店。景点方面,最有名的应该是云龙山,淮海纪念塔和汉代的古墓了,我没有经常出去走动,对这里的环境没有太多印象,交通挺发达的,主要城市的高铁都是直通的,地铁一直在修,在我们即将毕业时,地铁1号线终于开始了试运行。这里原来是座煤城,不过挖了20年后资源枯竭才开始了转型,新城和老城的界限很分明,如果乘公交绕徐州一周的话,就会发现有些路很破,有些路却很新很宽,房屋建筑的分类大致上也很容易区分新旧城区。这里的空气质量很差,雾霾天很多,春天柳絮杨絮很多。听说这里获得了联合国宜居城市奖,但我真的对这里喜欢不起来。我只是每天重复着去图书馆学习,吃饭,背书,吃饭,写作业,回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