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专科,真的很难很难
家乡是全广东教育最为落后的地区,每年教育局给家乡的专项大学名额,总是比隔壁县多了好几个。
我有一个发小,现在还保持联络的发小,我一步步,眼睁睁看着我和她从同一所小学,到不同初中,再到最好的高中和最差的高中,直到现在,天隔一方。我在广州,她在老家,在一家老牌茶炉厂,做着嵌螺丝的工作。
我坐在宿舍,吹着空调,在网上肆意谩骂996,而她,在半年前就开始过着996的生活了。
我在QQ问她,接下来她想怎么做?她发过来一条语音:我大概过半年就结婚吧。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我们在刚刚20岁的年龄,就有着这么大的差别?
我,还在为即将到来英语四级烦恼;她已经过着一眼望到底的,祖祖辈辈重复着的生活。
或许从小学阶段就开始了吧。
家乡有几个小学,我在一年级时候,因为家里变故,没有钱交更好小学的学费,只能到最差劲的小学就读,这所小学,政府出资,一年学费200元,在这里,我遇见了她。
这所小学里,没有操场,只有几栋从文革时期就开始使用的教学楼,斑驳的围墙,被刻了不知道多少道红笔痕的小板凳,凹凸不平的黑板,还有70个人一个班。我听说,在高年级,甚至有一个班快赶上一百个人,算上老师,被称为108条好汉,由于教室不够大,有的学生只能站在教室最后面,或者搬到门口听讲。
这所小学,到了四年级才开始教授Hello,Goodbye,我瞄四年级大哥哥的英语课本,但他们明明手里拿的是三年级使用啊。
我当时一直很羡慕五年级的哥哥姐姐,因为他们开始有体育课了,虽然每周的体育课,是整个年级一起上的,要步行十五分钟才到达的县运动场。
一年后,家庭经济条件好转,加上母亲那边看不过去,出资几千块钱,硬生生给我办理转学,转到全县最好的小学里去。
一切都很不一样,校服是大片的白,很少见到有人涂抹上乌青的颜色,校门口的小卖部也不一样,好多家小卖部一起开,卖的都是大包大包的辣条、魔角色,而且买的人还很多很多。
这里终于有音乐课,终于有体育课了,终于有美术课了。但我还是维持着一年级养成的,铅笔一定用到只剩笔端,草稿纸一定要两页全部写满的习惯,这被同学们嘲笑很久,于是我在一次写作业时,做出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我这次写数学作业,我每页只写一面!
在第二天交作业时候,我特意展示只写一面的成果给小组长看,换来小组长一个大大的白眼,但我真的感觉不一样了。
就这样,我跌跌撞撞到了初中,到了全县最好的初中。
而她,去到了全县最差的初中。
我和她打电话,她的课程很宽松,每次上课数学课,老师总会说:“我就猜你们昨天晚上没有预习,现在先给你们十分钟时间预习课本。”然后老师就让大家念数学书里的内容,再讲一讲课后的习题,这节课就结束了。
我有点愕然,因为我们数学老师一直强调,数学要靠理解,死记硬背是没用的,不然换一下形式,你就biang了(完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