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说《赎罪》的叙事手法(2)
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要求作者客观具体地描写现实,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自然地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和爱憎感情。《赎罪》中却没有作者介入性的评价,而是通过人物有限视角的描述与切换,让读者自己了解并思考这个世界,随着人物的眼光来观察这个世界。这点最大的体现即是,作者小说中第一部分采用的是主人公布里奥妮的视角,描写了她年幼时在塔利斯家生活的那段安逸平静的生活;第二部分则采用了罗比的视角,讲述战争的残酷与他艰苦的战场生活;第三部分又切换回成年后布里奥妮的视角,虚构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切换的视角有助于营造叙事真实感,让读者仿佛也随着人物身临其境,生发出诸多感触。同时,有限的人物视角也更益于揭示人物的性格特点,更适合细腻心理思想描写的展开。再者,不同的叙述者视角为我们立体地展现了一幅全景图,在详尽的观察中,之前读者的感情判断就会被不断刷新,造成文本阅读时的一种新鲜感,或称陌生感,这样也就使故事具有了特殊的“客观真实性”。
三、有选择的时空顺序
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为了使故事更具体、更具真实感,往往按照时间顺序一直叙述下去。而在《赎罪》这部小说中,作者采用时空穿插,有详有略的手法,有选择性地描述了几个重要时段发生的事情。这样不仅节省了大量笔墨,可以更加精尽细腻思维流动的描写,也使小说情节集中,重点突出。时空跳跃也可使读者与文本保持合适的距离,让读者更加理性地看待小说故事。例如小说中,布里奥妮看见自己姐姐与罗比在喷泉旁的一系列“奇怪”举动之后,“布里奥妮仰身靠在墙上,迷茫地望着婴儿室的另一端。她实在很想把刚才这一幕当作是专门为她上演的一出戏剧,神秘而又蕴含着某种寓意……那种兴奋实在是难以捉摸,她也只能在感情上对其稍加定义而已……而她也终将承认,十三岁的时候,或许她曾把过多的刻意加在自己的身上。”前面刚采用传统方式叙事结束,后来加入思维描写,最后将视角拉到现实回望十三岁时布里奥妮的想法。
时间穿插,达到了作者想要的效果,同时也告诉读者,这是虚构的、是你们在读的小说。
四、元小说——故事嵌套的手法
《赎罪》很突出的一个结构特点就是故事嵌套,小说的前三部分是叙述主体,也是布里奥妮自己的小说,第四部分尾声则是作者让老年布里奥妮交代的结局,是嵌套叙事中最外一层的叙事,它们嵌套在一起,组成了《赎罪》这部小说的特殊结构。
而纵观全篇,我们可以发现,一共有四个文本,分别是:年幼时布里奥妮的《阿拉贝拉的磨难》、青年时的《泉畔双人》和之前提到的两个叙事层次。文本的层层嵌套将现实与虚构交织在一起,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使人们对小说的理解也更加深刻。当我们通读全篇,理清小说的叙事结构,一层一层剥开它的叙事层次,才能明白作者高超的叙述水平。
以上便是我所认为的《赎罪》这部小说所突出的几个叙事技巧,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些手法将《赎罪》完完全全与现实主义小说划清了界限,但我以为,虽然小说采用了这些手法,但元小说并没有放弃描述“真实的世界”,作者确确实实通过小说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反映历史现实的故事。小说前三部分明显可以看出现实主义手法的影子,可以说作者在《赎罪》中做出了再现历史的努力,而且也探索了在文学虚构中赎罪的能否。用这些多样的叙事手法完成的,依旧是现实主义美好的期待,反映现实,挖掘人性,这不正是现实主义绵延的暗流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