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之悲
对于它的了解,我相信,除了那些整日细细研读此书的红学家们,稍微有些理解的人,都不敢妄下定论说,《红楼梦》想表达些什么,只是能够稍稍抓住些苗头并有着些许感悟罢了。而我这个甚至,仅仅只是简单的浏览了一边,对其中几个情节有些印象的读者来说,就更是不敢妄论了,但是基于自己对它的粗解,也想通过这本书来表达一些我对于《红楼梦》所折射出的中国古典文化的理解。
人的影树的名,自然《红楼梦》已经被人们普遍挂上了“人情小说”的标签,而我在读时也难免会受到这些标签的影响。所以我就粗略的从人物的情中来谈一谈中国古典文化里面的人情。
《红楼梦》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情感毋庸置疑必然是“宝黛之恋”甜美与悲情,无论是最开始“颦颦”,到最后绝望时高呼的“黛玉”,都深深浸透着宝玉对黛玉情,同时黛玉对宝玉的称呼从开始的“宝哥哥”到“宝二爷”加上是不是喊的“呆子”再到最后坠井前的“宝玉”,每一个称呼都无不展现出这个懵懵懂懂的小姑娘,直到最后绝望时都没有消退的对于宝玉的爱恋,他们两人,从天造地设到一对到了最后一疯一死,无不让人哀叹,悲剧,总归是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抛开红楼梦我们能见到的中国古典悲剧又有那些呢?
屈指可数,就拿我们耳熟能详的四大元曲来说,其中只有一个《窦娥冤》算得上是一个悲剧,而就连《窦娥冤》无论是哪个版本也都有人为其复仇的情节,也算不得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那么这些只是偶然巧合?不,不是的。再往前看也没有多少文章是以彻头彻尾的悲剧而传世的,反观西方文学《哈姆雷特》、《奥赛罗》......都是以纯粹的悲剧性而突出,从而流传于世。所以大概有一种奇妙的感觉,中国古典文学的悲剧性,去哪里了?
正是因为这份悲剧性的缺失才让《红楼梦》这部作品从中国古典浩如烟海的作品之中,脱颖而出?
首先,要想去找到中国古代文学的悲剧性,那自然要从前开始,从基本开始,那么中国古典文学的起源,无外乎也就在先秦时期开始有所雏形,而《风》《骚》便也是避不开的话题了,从《风》所代表的《诗经》开始说起,“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是孔夫子所对《关雎》的评价,同时这也是《诗经》的感情基调,你虽然可以从这现实主义文学的始祖中,找到许多令人感伤的句子,但是放眼全诗却没有一首是彻头彻尾的悲伤;而在浪漫主义主义始祖《楚辞》之中你可以找到的悲伤句子更多了,但是大多数却是在自我救赎,是在自艾自怜罢了,最后却也一定可以找到那关于希望的描绘。
所以说,中国古典文学的悲剧性在源头上,便被盖住了风头,那么向更久远的源头去寻找因为典籍太少,也是徒劳。求远不能,那便求深,从民众的角度来考虑,文学起源于民间,当然也回归于民间,那么民间的悲剧想必无论在哪些时代都不缺少,自身满怀悲剧色彩的文学创作者也不是少数,那么为什么这些悲剧却没有在文学中表达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