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直口快林黛玉(6)
种种内因外因之下,黛玉的世界确实被割成了两分,以大观园为限,分为内外。事实上,黛玉的世界只剩下内,外面已经和她隔离了,除了贾母,外面再无一个真正的亲人朋友。林黛玉的世界只剩大观园了。
在这个大观园里,林黛玉做的挺好了,和姊妹们顽笑,作诗、作词,和湘云吵架,日常被怼,吵不过就算了,问题严重那就央告求饶,姊妹们都很好。在她的世界里,黛玉既心直口快,也算宽容大度,挺好了。若是有外边的人、大人们打交道,机变言辞、聪明才智,应付过去也就是了。可是真的应付的过去么?且看宝钗又是如何被评价的:
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第八回》
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五十五回》
简而言之,那就是轻易不张口,言辞这个东西,向来是柄双刃剑,如宝钗一样精于言辞,都以“罕言寡语”处世,那黛玉的机变言辞又怎么可能应付的来呢?比如前面应付薛姨妈,若是细想想林黛玉的推脱之辞,把话做正经话理解。其中的“这家”、“那家”好似就在讽刺薛家家风,毕竟薛家商人出身。后面“带东西去亲戚家”就更严重了,薛姨妈往贾府带的东西,可不是黛玉一个小手炉能比的。便是薛姨妈宽容大度不做他想,黛玉至少得了个“多心”的评价。对于一个十岁小姑娘,“多心”可真不是个好评语。
黛玉的言辞机变给人的坏印象还有体现,如第二十七回“滴翠亭事”后,红玉的抱怨:
“若是宝姑娘听见,到还罢了。林姑娘嘴里又爱刻薄人,心里又细,他一听见了,倘或走露了风声,怎么样呢?”——《二十七回》
可见,大观园的丫鬟们,对黛玉的印象,并不尽好,而这不好处,便从她的“心直口快”上来。结果,尖酸刻薄也好,小肚鸡肠也好,爱耍小性儿也好,却都从这心直口快上来的。
林黛玉自住进潇湘馆后,大观园外便与她几乎无关了。笔者以前总以为是她不够大度,所以才多愁善感。但分析了林黛玉的心直口快之后,才知道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够努力、够大度的了。整个大观园里,算得上“心直口快”的人,也不过湘云、黛玉、晴雯三个,可见心直口快四个字虽说容易却不是能够轻易做到的。只是黛玉,是对有限的人心直口快,她的话要是被其他人听见了,基本会是听到了一段“误会”。
既然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不是来自“心胸狭隘”,那又来自哪里?笔者认为,更多的来自她的聪明,她太聪明了。她清晰的知道她的世界是虚幻而不长久的,总归受外边贾府的制约;甚至贾府本身也是虚幻而不长久的,受外面更大的世界制约。例如林黛玉能清晰的认识贾府的危机:
黛玉道:“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有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第七十二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