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鉴(2)
安定下来后,吕诠居乡不问世事,一心督促家人和佃户开垦新田、拓展家业。同时,也和附近的豪族建立了团练联保的机制。除此以外,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写下了一本家训。特别奇怪的是,其中包括许多军事方面的内容。大约十余年后——也就是宋仁宗天圣年间(西元1030年前后)——吕诠在家乡去世,年五十有余。这时他的东翁——莱国公寇准已经贬死雷州多年了。
吕诠死后,两代家主持续扩大家业。他们不断开垦新田,从相州和京畿招募因黄河水害而流离失所的流民,也收购附近邻居的田地,给予他们类似永佃的权利。另外也兼营丝织工场及在当地十分流行的民窑(磁州窑)瓷业。与此同时,他们亲自或让亲人去参加文武考试,取得各种官职,以为他们在官场上寻得保护。在这些人勤勉的经营下,到第四代族长吕怀梁的时候,昭德吕氏一族已经扩大到八十余人,拥有田地上百顷。居住在吕家庄内、完全依附他们的奴婢、佃客等,有七十余家、 四百余口;散居在外,也部分地租种吕氏名下田地的人,另有二十多家、一百五十余口。再加上团练、村塾的教师、农忙时的帮工等,广义上吕家庄的人口可达上千人。
吕怀梁本人出生于庆历二年(1042)的九月。这一年对于吕氏来说是喜忧参半的一年,因为就在吕怀梁出生后不到一个月,由泾原路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葛怀敏率领的一支宋军野战主力在定川寨为西夏人击歼,损失9400人以上。这其中也包括追随葛怀敏从河北前往陕西赴任的吕怀梁叔祖父内殿崇班吕由珍、 族伯左殿直吕仁、叔父三班奉职吕仹等数人。一时间,吕氏丧事连连。由此,吕怀梁之父吕仲亦决定不许儿子再走武官道路,一定要让他读书成才,将来好高中进士,“名列馆阁”。
然而事与愿违,吕怀梁虽为人沉静而有智谋,但天性喜刀兵、厌文章。读书不求甚解,往往“略观其大意”,讨厌华丽的辞藻,也不喜欢死记硬背。结果在中举后四度入京应进士、明经科,皆不取。所幸吕怀梁“性豪爽,善交游”,入京后颇能结交显贵子弟。治平四年(西元1067),他结识了宗家的吕伟(其叔伯父辈而年岁相若),并通过他与已六十年多年无来往的宗家重新联宗。熙宁二年(西元1069)上京时,他又以族中晚辈的身份拜见了刚返回京师的旧党大佬——吕端之孙,御史中丞吕诲。从而建立起了与旧党的良好关系。
熙宁三年(西元1070),28岁的吕怀梁再度名落孙山。同年,他的堂弟吕怀杼(吕仹长子)中得二甲,授和州防御推官(本官)、侯官县尉(差遣)。吕怀梁便决定放弃科举入仕。不久,其父于熙宁五年(西元1072)去世,吕怀梁继其成为族长,从此开始专心打理家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