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文好文|猫腻《将夜》|经典性作家代表作(3)
《将夜》里最耐读的是宁缺与桑桑的关系,很好地表现了“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这么一个永恒的谜题。用桑桑与宁缺喻天人喻夫妻喻古今之变,都是绝妙的。桑桑前后的形象既对立又统一。宁缺和桑桑的关系不像许乐和小西瓜,更不像范闲和范若若。桑桑的心思是明透的,这也就意味着宁缺对她所做的一切她看着记着,但不会丧失自我意识。黑桑桑最动人的一句话是:“少爷就是少爷。”这句话没有试图界定宁缺的性格,而是表示他就是黑桑桑所知道的宁缺。自自然然打破了少爷这个称呼里本能的代表的尊卑。至于白桑桑胖桑桑抱着只狗不愿做家务实在太有现代既视感了。或有人表示不喜欢胖桑桑,我只能说,既然日月换了新天,哪里还有一成不变的男女关系呢?这就是掀开头顶盖子带来的必然变化之一吧。
(发表于猫腻微信公众号,2015年6月29日)
@银僧:
为什么很多人将夫子猜测为孔子,将小师叔猜测为孟子?这其实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将夜》写到现在,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看到很多事情和儒家的变化有很大牵连。每当看到浩然气在冲破难关的时候,都有种强烈的直觉:这本书是在写我们的信仰或理念在崩溃前的纷乱。全天下的国家都在信仰昊天或者圣佛,或者其他。只有大唐在坚定地信仰自己,以书院为依靠,以自己为荣。
(发表于百度将夜吧,2013年3月15日)
(本文整理者:王鑫)
推送内容有节选,更多内容欢迎阅读实体书呀~(๑•ᴗ•๑)
扫一扫,不迷路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