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年少不知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5)

2023-03-25历史人物 来源:百合文库
可是偌大的中国,不派李鸿章去,又能派谁呢? 
这一年,李鸿章和庆王爱新觉罗·奕劻出席《辛丑条约》签字仪式,庆王作为当时中国的最高代表,按理说应该他来签字。 
庆王正准备签字,老人说了一句: 
 “天下最难写的字,就是自己的名字。你以后的路还长,这卖国条约,还是让老臣来签吧。” 
那年,李鸿章78岁,庆王63岁。 
李鸿章接过庆王手中的笔,颤抖将“李鸿章”三个字签成“肃”字的模样,这三个字挤在一起,看上去既虚弱无力,又辛酸悲苦。 
签完条约,李鸿章一阵剧烈咳嗽,吐血不止。 
两个月后,李鸿章病情急转直下。 
八国联军进京之后,慈禧和众大臣逃离京城,全大清能够主事的人也就只剩下一个病床上的李鸿章了。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的病床前,几个俄国公使前来,逼迫他在俄占中国东北的条约上签字,此时的李鸿章已是油尽灯枯。 
但俄国人态度蛮横,强迫他立即签字。 
签完字后,李鸿章大口大口吐血,一口气没喘上来。 
身边人大哭:“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 
李鸿章瞪圆眼睛,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 
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身边的人又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 
听到这句话,李鸿章闭上眼睛。他死后,大清上下,哭声一片。 
07 
《华盛顿邮报》评价李鸿章说:他无数次将中国人从无知而导致的麻烦中拯救出来,却每次都被谩骂、指责。 
李鸿章的一生,他自己曾这样概括: 
 “予少年科第,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一路扶摇,遭遇不为不幸。” 
就仕途名位而言,李鸿章是幸运的。 
时危始识不世才,他抓住了时代提供给他的所有机会,青云直上九重霄。 
然而,这时世的艰难困顿,既是他一切荣耀的来处,也是他一切屈辱的源出。 
李鸿章扶大厦之将倾,耗尽心血为迟暮之帝国,小有中兴却难逃历史洪流。 
时局惟艰,干戈未息。滔滔历史,每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所有的反抗总是无力,所有的尊严,也不过是对自己的嘲弄。 
如果第一次签字的人不是他,也许他不会背负那么多的骂名。 
一生中,他颤颤巍巍签下30多个不平等的条约。他自己深知,从签字开始的那天,他就会背负一世骂名。 
但历史就是这样,如果不是李鸿章,还会毫不留情地选择另外的一个“背锅侠”。 
这是他的不幸,这也是适逢其时的每一个中国人的不幸。 
双脚踏翻尘世浪,一肩担尽古今愁。李鸿章一生跨越了时代,却还得回过头,勉力扶着一个大国,艰难地走两步,退一步,又要争取多走两步。 
满腔都是血泪史,可叹无处著悲歌。对于时代来说,李鸿章很小,但这个时代巨浪里渺小的人物,最终,让历史吐出了重重的叹息。 
今天,我们不读李鸿章,便不知爱国为何物,更不会知道,在历史洪荒中,一个渺小的人负重奋力前行时,究竟需要多大的勇气。
文章转载自QQ,原作者未能找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