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世界 随笔启示录——我是 Ⅰ(2)

2023-03-25我是谁日常思考分享 来源:百合文库
随后观察者根据经验给“我”赋予“草”和“塑料布”的概念,于是在这个观察者的影响下,我就是“一堆草被塑料布覆盖着”,但是“草”和“塑料布”的概念是普世的,是固定的带有唯一指向性的物品,所以这个历史的重叠就变成了唯一概念,而并没有体现上文提到的各种各样的方式叠加。但是,这是我们的思考不严谨的产物,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在“观察”这一概念如此让人着迷的情况下,我们只有通过“描述”来解释、具象化我们的观察,那么每一个读到这里的人心中都产生了一个“一堆草被塑料布覆盖”的模型,那么内心层面的这次模拟观察,所有读到这里的人都是“观察者”,每一个读者心中的模型都是历史,所以这个“一堆草被塑料布覆盖”着的“我”,就是所有的你们心中的模型的叠加,这次这种叠加方式诠释了我的可能性,实际上,我的可能性在“一堆草被塑料布覆盖着”这句话写完之初,是存在无限可能性的,但因为观察者数量的有限,和观察者不会在心中构建无数种模型的特质(或者说习惯),所以“一堆草被塑料布覆盖着”就又是有限的产物了,现在大家能理解了吧,“我”是无限的不定的,如果有无限的“观察”事件发生的话,但“我”其实又是具有指向性和一个方向的,因为“描述”本身具有方向,提醒一下,这里说的“描述”包括上文我说的内心层面的模拟。
因而从字面意义上讲,理论上,“我”始终是基于认知边界下的一个无限可能的集合,即广义“我”;但是从实际上讲,“观察”产生改变,“描述”给定方向,“我”变成了一个矢量,即狭义“我”,我们主要还是讨论狭义“我”,也就是说我们主要还是讨论能够被观察已经被观察而不是存在观察可能性但实际我们还无法观察得到的内容。而此时没有被我们观察到的那些可能性,没有被我们观察到后所理解的或者所能够描述出的那些可能性,它仍然存在,但因为观察者的缘故,它和目前可以理解到的需要理解到的“我”没有关系,那也只有等到那部分被观察到时,我们再来做各种各样的叠加了。我们再来回想一下,正是因为我说了草和塑料布,所以大家才会往这两个词上面思考,是我引导了大家,因为文字赋予了草和塑料布的概念,如果我们的观察无法给定字词来解释怎么办,所以站在草和塑料的角度,这两种类别本身也可以理解成“我”,也代表了被观察到的历史的重叠,这就是扩展。
ps:如果人生下来没见过马,那么我再怎么给你解释马是什么,你也还是不知道(谁动了我的马?),因为你根本没有这个概念。受限于观察力、理解力、描述力,人与人之间总是矛盾重重,但这些都不是真正阻挠人与人之间共处、人与自然之间共处的症结,这里,提出这个说法,也方便之后我们单开专题探讨人与人之间的“理解”时更加有所依仗。
这就是扩展,叠加的那个结果,那个答案,本来就是只能由另一个已被叠加成的概念来进行描述,所以当我们在问“我是谁”的时候才会如此手足无措,我们找不到唯一解,甚至连一个接近一点的笼统一点的都找不到,那么自然而然的就会产生一个问题——怎样活的真实(这个问题我们先暂时放这里),读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感觉到了,“我是所有被观察到的历史的重叠”这是一个开放解?那我们的问题不是依然没有解决吗?我到底是谁?如果你是自己问自己这个问题的话,那么你需要寻找的其实不是“我是谁”的答案,而是活下去的理由,是怎样你才能觉得自己活在世界上,你寻找的是佐证,尊严、成就、爱、权利、金钱……都可以是佐证,甚至毒品、杀戮……那么其实“我是谁”对你来说不重要,其实你没有这么哲学的,相信我,你只是在游戏规则中妄想跳出去,可笑的是你连规则都没读完,而且还用着游戏中的设定来试图超脱设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