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吐温笔下的资本世界 《百万英镑》
作者特别懒,一二月都没用百词斩了
全篇以办事员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斯为线索,因为伦敦的两位富豪兄弟的打赌而获得了一张价值百万英镑的支票,从此步步高升,走向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
(笑)
有时候真实比小说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
《百万英镑》中,有些情节看似荒诞,有些情节也很真实,虚实相结合,正是马克吐温小说的一大亮点之一,虚构的表层,虚构的故事情节,没有影响作品深层思想的真实性,没有减弱作品的批判力,却增加了作品的趣味性。
马克·吐温善于把幽默与讽刺有机会地结合起来,揭露嘲笑各种丑陋的东西。由于幽默与讽刺的有机结合,往往很难分清哪是幽默,哪是讽刺,这也是马克吐温讽刺小说的一大特点。
无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马克吐温的笔都没有手下留情。看似讽刺英国,实则影射资本主义社会。文章将亚当斯获得支票前后的生活进行对比,辛辣的讽刺了资本社会拜金主义盛行下的样貌,把资本家那斯文端庄的表面无情的撕破,将人类的贪婪本性彻底暴露出来。
那店员端出一副刻薄至极的嘴脸说:
“哦,您没带零钱?说真的,我想您也没带。我以为像您这样的先生光会带大票子呢。”
马克·吐温着重揭露了当时社会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非常可笑的是,当一名开玩笑的英国贵族将支票藏起来后,股市大跌,人们开始怀疑亨利是否有支票,众人都来拆他的台。一个贵族骂了亨利,衣服也被收走,可是,当支票又重新回到亨利的手中时,那位贵族马上又笑逐颜开说:“上帝保佑您!”衣服又原封不动送了回来。
《百万英镑》的荒诞剧情,不仅能博人一笑,更能带给我们深刻的反思,现如今唯利是图的人不在少数,他们就像文中英国社会各个阶级的人们,见钱眼开而放下尊严,这值得我们每个人深深反思:金钱是否可以代表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