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历史旁观者的自传——《巨流河》简评

2023-03-25巨流河我在B站读经典 来源:百合文库

【内容梗概】台湾著名的翻译家、文学家齐邦媛女士的自传,叙述从年幼时期抗战背景下的颠沛流离,青年时期在炮火和惶恐之中的求学历程,解放前夕来到台湾求职任教,解放后直到八十年代在台湾为文学和英语教学的而奋斗,最后到九十年代再次回到大陆游历那早已回不去的东北老家。她的人生贯穿着整个20世纪中国历史的跌宕起伏,仿若在奔腾大江中随波逐流的一叶扁舟,见证着一整代人的无奈、惶恐、悲伤、痛苦和奋斗。
【简评】齐邦媛女士文风柔和,娓娓道来,全书叙述清晰而感人,大时代的变迁作者身边亲友的命运沉沦,让人唏嘘不已。但是本书与本人的期待还是有较大的差距,之所以会读这本书是因为新浪上给的评价非常高:中华民族的血泪记录,大时代下普通人的悲欢离合。诚然,在我国的图书市场上,记录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抒写民族苦难的书随处可见,但是能够从个体角度,从一个普通人的视点看待这场历时的巨变,完完整整地真实记录普通人在大时代随波逐流的书还是非常少见的。在这方面《巨流河》只能说做到了一半,并非因为作者本身的叙述能力问题,而是在于齐邦媛女士个人独特的家庭背景和人生经历。
有一个国民党高官的父亲,出生于一个精英知识分子的家庭,尽管身处动乱不安的年代,尽管东北沦陷而不得不背井离乡、舍弃家园,但受到父亲的庇护尚能一家团聚,家庭成员也未有遭到日本人的戕害,与那个时代其他底层家庭的孩子来说,齐邦媛女士已经是太过幸运。她并不是那些在南京大屠杀前夕匆忙逃离家园为拼命挤上最后的渡轮而落水,在漆黑恐怖的深夜,在冰冷刺骨的大海里寻找着妈妈的小女孩,不是在船上拼命哭喊的母亲;也不是堆积着万具烧焦尸体的战场上,一边寻找着自己的亲人一边哭泣的老父;不是在国民党抓壮丁时被捆绑在船上的农村青年,在烈日下被暴晒地嘴唇干裂,像狗一样看着来往的行人,期待施舍一口水喝。她仅仅是旁观者,看到这这些人受苦受难的情景,对于那个大时代,那个充满血腥和动乱的中国,能够体会到的仅仅是痛苦和过于残酷的画面对自己造成的心灵创伤。
她并未亲身经历过家破人亡、无依无靠、四处流浪的悲惨命运,她的痛苦来源于善良旁观者的同情,所以她对那个时代的感受仅仅只有痛苦,却难以感觉到其他底层人民源自苦难所爆发出来的绝望和愤怒。
齐邦媛女士一生对政治避犹不及,尽管在混乱的时代,却还能超脱地研究者自己喜欢文学和诗歌,追求学术和知识,在别人热衷研究革命理论时她还能躲在书斋学*******》,与其说这是自己的选择不如说是家庭给予她的幸运。她在书中表达着对左翼同学的惶恐,她无法理解人们当对激进政治理论的狂热,因为她并没有感受到那个时代大部分人的苦难,以及他们对一个新时代——公平、公正、正义的强烈渴望。无论是在大学时期,还是后来来到台湾工作,文学和学术都是她的追求对解放后台湾动荡的变局,在她的叙述中仿佛从没发生过。我想她同样无法理解,君格拉斯的怒吼:文学的良心何在!她不明白为什么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也难以理解一代伟人喊出:"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之后全国上下的一片沸腾。在她看来这一切太政治了,太极端了,政治背后都是血与火、阴谋和诡计,它们远没有《神曲》的深邃和神性,远没有西方文学的温柔和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