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通行的救赎 第柒章 九.中国魔法的完善以及一个“大师”(2)
“那是怎么做到的呢?”
“究其原因,大概是那时候四书成形,《中庸》、《论语》、《孟子》、《春秋》等儒家经典再次被发掘,在很多读书人求取功名的仕途之上,偶然有那么一个两个有天赋的人,开发出了儒家的魔法吧,毕竟受众人群那么广。如同道家一样,儒家秉持的也是无神论。但~是,儒家比道家以及其他各家有一个极大极大的优势,那就是它非常强调人的作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概括而言,儒家的魔法涉及个人的魔法使用,和人与人之间的魔力流动。”
“可以详细一点吗?”
“道家曾将,道、天、地、人列在一起,初次把人的位置突出,但却讲究了人要顺应自然。而儒家大大强化了人这一独特的个体。如同其他从百家争鸣时期传下来的流派一样,儒家魔法师也并非全是孔夫子的忠实门徒,但是,他们运用了一点非常具有超前意义的魔力流动法则,就是魔法来源于自身。”
“哈?”
“在战国时期,‘亚圣’孟子曾经和自称一派的哲学家告子有过‘义’是来自于外在还是内在的争论,孟子所秉持并发展的,正是‘义’是来自于自身的,而并不是周边的环境,这个观点在他之前,就被墨子所印证过了。而儒家的魔法师,就是发挥了这一点,似乎和道家魔法师的思路有些相反吧,他们每个人都秉持着儒家某个坚定到恐怖的信念,通过自身体内的魔力流动,来释放魔法。因为儒家的信念居多,孔子、孟子、荀子还有很多都有些许差别,所以各种儒家魔法师也层出不穷,这,便使儒家魔法成为了中国魔法史里,爆发力最强大一个门派,且对自身体力消耗也是最大的,更容易反噬其身。”
“至此,中国思想里最重要的儒释道,它们所象征的‘中庸’、‘出世’、‘无为’全部融入了中国独特的魔法体系,中国魔法也最终于此完善定型,后来基本没有大变了。”
“哦。”
“不过说到儒家,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事件——一场那是发生在历史上最伟大的儒家魔法师和‘廌’之间的决斗。”
“哦,还有决斗啊?”
埃斯特尔被吊起胃口了,因为她对于廌的第一印象就是它是个无坚不摧的恐怖组织,杀人只需一瞬间,怎么还有能称得上是决斗的情况呢?
“时间大概是宋末,蒙元骑兵席卷江南,儒家的魔法师多多少少也受其兼济天下,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信条的影响,决定挽救吹灯拔蜡的赵宋王朝,他们自发组成了队伍,大约不到八百人,所有人,每个人都怀着视死如归的心理,要与敌人做最后一搏。他们知道,面对的真正危险并不是破势如竹的蒙古军队,而是存在数个世纪从未失手的灭杀组织——‘廌’。”
“为了让整次行动不在发动前被发觉,他们一直使用暗号互相联系,用的还是鲤鱼来传书。直到那一天的到来,他们如期聚集在一起——那是临安附近的一个山谷,他们一起面对那必然的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