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各种理论或现象在小说中的应用(10)------场域理论
该理论有分为2块:
布迪厄场域理论
、
考夫卡场域理论。
前者属于社会学范畴,后者属于心理学范畴,这年头讲究学科交叉,所以放在一块也没啥问题。
很快,场域理论成为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之一。
说太多大家可能不太懂,那我先简单说明吧。(讲太多没人看……)
布迪厄场域理论
的大意为:人处于社会环境下,会与各式各样的场域相关而组织成一张网,当他处于某一场域下,行为皆会被其行动所处于的场域影响。该影响不仅限于物理,也包括他人的行为或其他无法估量的因素。
该理论框架下的场域,我们就简单将其理解成一个小圈子。当然,不同的小圈子是有可区别的界限,以此来划分不同场域。
最好举例子的是在班级:作为学生,你可以跟班上某些同学玩得好,跟某些同学玩的僵,跟某些老师关系好,跟某些老师关系僵,或许还有FGO兴趣小组什么的……
考夫卡场域理论
的大意为:心理活动会将经验世界(知觉现实)和物理世界(被知觉的现实)的共同影响。知觉现实成为心理场,被知觉的现实成为物理场,双方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却能对心理活动造成影响。
很好理解的例子:对于伊莉雅的手办,你爱到不行,但你麻麻会觉得你是hentai……
该2套理论,都有明显分清主客关系,而且强调主观能动性,但却削弱了客观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
布迪厄
还提出场域自主化,用大白话解释就是:自主性为该圈子能够完全独立而不受其他圈子影响。当圈子的权威性越强,牛人越多,能为其背书的资本、权利、知识等越多,那么该圈子的自主性越强,则该圈子更注重“是非”;反之自主性越弱,则该圈子更注重“站队以区分是否敌对”。
比如科学界,由于权威性强、牛人大把、门槛高、为其背书的数不胜数,自然该圈子的自主性很强,以是非为主;如果换做在公司,基本是以站队为主,拉帮结派而不注重是非。
那么场域理论在小说中有啥作用?
还是回到强调无数次的论调,人是活在社会里的。
谁没有自己的小圈子?谁没有自己的回忆?谁没有自己的关系网?你的朋友跟你肯定在一个圈子内的,不然怎么认识?
就说在座的各位,自己的身份可能都有好多重:学生、二次元肥宅、手办狂魔、女装dalao、氪金dalao、手绘dalao……(作为肥宅,我心好痛啊)
就说手绘dalao吧,该圈子里面混杂着各种咸鱼:萌新、手残、咸鱼、大佬、巨佬。该圈子内,大佬和巨佬是很有发言权的,当具有发言权的人越多,那么该圈子自主性越强。讨论很多会围绕在“是非”上,比如集中在“萌新居然不画辅助线,牛逼的不行啊?”类似的问题。
也就是说,大佬和巨佬是决定抛出问题后的“是非”关键。
有一天,大佬感慨“辉柏嘉120色绿盒水溶性彩铅真好用”,再加上几个大佬附合,那么你就知道这么个事实:辉柏嘉120色绿盒水溶性彩铅好用,就是特别贵!(我当时赶上双11,买了一盒也要16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