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路历程(一)(2)
元末,王纲奉母避兵诸暨五泄山,偶遇终南山道士赵缘督。王纲见其气貌异常,所以礼敬有加,于是赵缘督授以筮法,并为王纲占卜说:“公后当有名世者矣。”
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没有出道时,也常造访王纲,后将其举荐给朝廷。洪武四年(1371),年已七十的王纲以文学征至京师。明太祖见其齿发精神如少壮一般,非常惊奇,亲策治道,嘉悦其对,拜兵部郎中。不久,潮州百姓作乱,朝廷提拔王纲为广东参议,往督兵粮。王纲预知此行有去无回,乃致书与家人诀别,然后偕长子王彦达同行。
到潮州后,王纲单舸劝诫百姓不要谋反,百姓感激涕零,纷纷叩头服罪。回增城途中,遇海寇曹真劫船,众贼罗拜,愿奉王纲为帅。王纲谕以逆顺祸福,海寇不但不从,还拥护王纲坐于坛上,每日拜请。王纲不为所动,骂不绝声,终于被海寇所害。
时年十六岁的王彦达也被海寇掳去,见状痛不欲生,哭骂求死。海寇正欲杀之,海寇头目说:“父忠而子孝,杀之不祥。”海寇给予食物,王彦达却不肯吃。海寇为其诚孝所感动,容许他缀羊革裹父尸而出,得以归葬家乡余姚禾山。
洪武二十四年(1391),御史郭纯上奏其事,朝廷下令在增城立庙以祀,并录用王彦达。而王彦达痛父以忠死难,在家躬耕养母,粗衣恶食,终身不仕。因居秘图湖之侧,号秘湖渔隐。
王彦达临终前,将先世所遗书籍全都交付给长子王与准,并嘱咐说:“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进望尔也。”于是王与准秉承父志,闭门力学。乡里后进想拜王与准为师,他总是推辞说:“吾无师承,不足相授。”后从四明赵先生学《易》,赵先生为其志节所动,将族妹许配给他,并劝他出仕。王与准说:“昨闻先生‘遁世无闷’之诲,与准请终身事斯语矣。”赵先生听后,颇感惭愧。
因为曾有道士赵缘督授筮书于祖父王纲,王与准在闲暇之余也会研究筮术,为人占卜竟然出奇地精确。后来远近的人都来求其占卜,以至知县也常派使者前来邀其占上一卦,有时甚至一天两三次。最终王与准觉得厌烦之极,遂在知县派来的使者面前,取出全部筮书都烧毁了,并说:“王与准不能为术士,终日奔走公门,谈祸福。”知县闻报大怒,于是王与准被迫逃入四明山石室,数年不曾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