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语言的温度 22 “爱”的词源
那是深秋的一日。为了赶稿,我将自己逼进一处咖啡厅打开了电脑,似可从咖啡的芬芳中嗅到秋的气息。
我从咖啡厅角落的书架上随手抽出一本诗集,里克尔赞颂秋的诗句跃然纸上,“夏曾何其繁盛……
让风吹过牧场吧……
”
紧赶慢赶好容易完稿,我便迫不及待地准备感受秋日的氛围。这时,孩子的哭声突然响彻整间咖啡厅,正在点咖啡的母亲立刻焦急地奔向婴儿车去哄孩子。
孩子在被揽入母亲怀中的一瞬间便停止了哭喊。母亲抱着孩子小心地拍抚晃动,嘴里似乎在说着“没事啦”,“没事啦,乖不怕”。
霎时“体谅”、“关怀”与“怜爱”等种种词汇浮现在我的脑海。虽不是什么震撼人心的风景,我却认真看了好一会儿。
世界越是喧闹繁杂,这样纯洁质朴的光景就越难得一见,我久难将视线挪开。那一整天都似如是。离开咖啡厅的路上,突然思绪涌动,想起来在哪本书上读到过“爱的词源”。
“爱(사랑)”
这个词是从何而来呢?
对此有几种相关推论。有学者推测,爱(사랑)是生(살,活着)的名
词型。但我认为取汉字思考的“思(사)”
与考量的“量(량)”之
义组合而成的“思量(사량)”演
变而得到“爱(사랑)”似乎更有
说服力。
如果这样解读“爱”的话,即是无法不想着对方。愿赴上了解对方的一场探险,理由很简单,在爱情产生的那一刻起,所爱者就成为了一个世界、一个宇宙、一个时代……
昨天在电脑上打字时失手将人(사람)
错录为了人生(삶)。
这么一瞧,将“人(사람)”
悄悄换了收音就会写成“爱(사랑)”,
偷偷拿掉一个母音便会成为“人生(삶)”。
一些语言学家认为“人(사람)”、“
爱(사랑)”、“人生(삶)”溯源
会得到相同的本流,也许三个词是派生自同一个词源的。
是因为三个词彼此相像吗?既没有不需要爱就能活着的人,也不存在不被爱装点的人生。
我们从多元化的视角品读人生的本质,乐此不疲。海鸣威曾写“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某位作家也曾吟诵“人生就是在若干的姻缘与误会中兜兜转转”,我又一次念出“也许我们都是为了遇见某个人而活着”的电影台词。(译注:来自电影《玻璃樽》)
比起复杂的解读,我更愿意以“人(사람)”、“
爱(사랑)”、“人生(삶)”三
个词词形的相似为基础来解读。
人因爱与被爱而活着,
这不正是人生吗?
-
2018年10月8日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