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当我们谈到文学创作中的主体意识(3)

2023-03-10创作文学杂谈主体意识 来源:百合文库
 
正如没有特效的年代,在希区柯克的《精神病人》中女主角被杀的桥段,演员们并没有直接的身体接触,但是通过镜头的转换、血迹的暗示逼真地塑造了一个凶杀案的现场。
 
这对于作者来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角度,也是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们的描写,我们的艺术,该如何把握“他者”,既叫它产生与“我”的偏移,又不让读者一下子与它拉开距离,断了联系。
 
 
“困境”
 
说个现实的事情,甘肃庆阳女生的跳楼。
十九岁的女孩,受老师的猥亵,患上抑郁症,几次自杀未遂。坐在高楼上,围观的人起哄嘲弄,最后硬是挣脱开消防员的手,跳下身亡。
日常的暴力把人逼上绝境,而在弥留之际,从大多数人那里得到的也不是同情。
 
我想,看过报道的人感受会更强烈——仿佛自己有什么东西,也跟着女孩一起落地了。
首先,当然直指对于围观人群的愤怒,有人说,如果是你的亲人在上面,你会起哄吗?自是不会,但在实践中,不可能要求每个人做到这样的换位思考——那我们该承认这样的道德困境吗?我们是不是不到“囚徒困境”的地步就学不会相互换位?
 
哲学家彼得·辛格,有一个著名的思想实验“溺水小孩”:
如果你经过一个水池,有小孩落水,我们是不是要救他?无论你穿着多贵的衣服或是有什么重要的活动,都应该去救对不对?那如果这个小孩身处别处呢?你虽然见不到他,但如果捐出你去看电影买衣服的钱能救他,你不是也应该做吗?
 
身在地大人多的国家,你是不是应该为每一个正在发生的社会事件苦恼?
 
《景观社会》的开头便是一句“整个社会表现为一种巨大的景观”,我们不也是“景中人”?
 

当我们谈到文学创作中的主体意识


埃舍尔《白天和黑夜》
那么我们呢?我们的书中,笔下的角色是否也遭遇了困境?戏剧性的冲突,表现为角色之间的交互困境,我们是为了角色的独特性牺牲其中的联系,使他们成为互相遥望的“他者”?还是将二者的对立放到相似面上,当做紧邻的“我”?
 
 
 
如今的时代,理论浪潮一茬茬和割韭菜似的,一个越来越注重“深度”和“思想”的时代,攫取思想快速应用,对分析阐释推崇备至——拉图尔、“人类世”、“后人类主义”、现代性,让大部分人晕头转向。这些东西,到底加深我们的理解了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