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2虚构、两种可能、相信(2)
11.两种可能-有老虎的故事比较好
这一节,作者提出了一个“薛定谔小说”的概念,即一个故事有两个版本,两种都有可能,举的例子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故事梗概如下:
小说家X听说中年Pi有一个惊人的海上漂流故事,于是千里迢迢找到Pi,听他诉说少年时的亲身经历。
Pi是个印度少年,家里经营动物园。有一年,他们决定举家(包括所有的动物)搬到加拿大。就这样,Pi一家人和一大群动物上了一艘大船。不幸的是途中遭遇暴风雨,大船翻覆了。
幸存的少年Pi上一艘救生艇,上头有一只摔断腿的斑马,以及一只饥饿的豺狼。没多久,海面上又来了一只乘坐香蕉船的红毛猩猩。此时,饥饿的豺狼想吃受伤的斑马,红毛猩猩起身与之对抗,不幸被豺狼咬伤。
正当豺狼要吃斑马时,帆布底下跃出一只凶猛的孟加拉虎,把三只动物都吃了。
此时,船上只剩下孟加拉虎和少年Pi。就这样,两者展开了长达两百多天的海上漂流,并且意外发展出,共依共存的人虎情谊。
当少年Pi得救上岸时,两名保险员来找他,他们想知道船难的始末。少年派告诉保险员他所知道的全部经过(就是上面的故事),但两名保险员完全不信,于是Pi转而说了第二个故事:
少年Pi说,当他爬上救生艇时,上头有一名摔断腿的水手,以及一名饥饿的厨师。没多久,Pi的母亲从海面上乘坐香蕉船而来。 此 时,饥饿的厨师想把受伤水手的腿砍下来钓鱼,Pi的母亲起身与之对抗,不幸被杀。
最后,愤怒又饥饿的少年Pi杀了厨师,直接、间接吃了水手、厨师,以及自己的母亲。
听完中年Pi的第二个故事,小说家X面露不安,因为这是一个“人吃人” 的故事。
到底是人虎情谊,还是人吃人?
仔细比对前后两个故事,情节几乎一模一样,差别只在于动物变成了人一一摔断腿的斑马是水手,饥饿的豺狼是厨师,而乘坐香蕉船而来的红毛猩猩是母亲,至于躲在帆布背后的孟加拉虎则是...少年Pi。
中年深吸了一口气,慎重地重述了当年他所面临的处境: “我说了两个故事,两个都无法说明沉船的原因,也没有人能证明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在这两个故事里,我的家人都死了,使我受尽折磨……”
一阵短暂的静默之后,中年Pi开口问:“你比较喜欢(prefer) 哪一个故事?“
小说家X的眼神来来回回转动了三次,才回答道:“有老虎的故事,这是一个比较好(better) 的故事。”
这一节,作者提出了一个“薛定谔小说”的概念,即一个故事有两个版本,两种都有可能,举的例子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故事梗概如下:
小说家X听说中年Pi有一个惊人的海上漂流故事,于是千里迢迢找到Pi,听他诉说少年时的亲身经历。
Pi是个印度少年,家里经营动物园。有一年,他们决定举家(包括所有的动物)搬到加拿大。就这样,Pi一家人和一大群动物上了一艘大船。不幸的是途中遭遇暴风雨,大船翻覆了。
幸存的少年Pi上一艘救生艇,上头有一只摔断腿的斑马,以及一只饥饿的豺狼。没多久,海面上又来了一只乘坐香蕉船的红毛猩猩。此时,饥饿的豺狼想吃受伤的斑马,红毛猩猩起身与之对抗,不幸被豺狼咬伤。
正当豺狼要吃斑马时,帆布底下跃出一只凶猛的孟加拉虎,把三只动物都吃了。
此时,船上只剩下孟加拉虎和少年Pi。就这样,两者展开了长达两百多天的海上漂流,并且意外发展出,共依共存的人虎情谊。
当少年Pi得救上岸时,两名保险员来找他,他们想知道船难的始末。少年派告诉保险员他所知道的全部经过(就是上面的故事),但两名保险员完全不信,于是Pi转而说了第二个故事:
少年Pi说,当他爬上救生艇时,上头有一名摔断腿的水手,以及一名饥饿的厨师。没多久,Pi的母亲从海面上乘坐香蕉船而来。 此 时,饥饿的厨师想把受伤水手的腿砍下来钓鱼,Pi的母亲起身与之对抗,不幸被杀。
最后,愤怒又饥饿的少年Pi杀了厨师,直接、间接吃了水手、厨师,以及自己的母亲。
听完中年Pi的第二个故事,小说家X面露不安,因为这是一个“人吃人” 的故事。
到底是人虎情谊,还是人吃人?
仔细比对前后两个故事,情节几乎一模一样,差别只在于动物变成了人一一摔断腿的斑马是水手,饥饿的豺狼是厨师,而乘坐香蕉船而来的红毛猩猩是母亲,至于躲在帆布背后的孟加拉虎则是...少年Pi。
中年深吸了一口气,慎重地重述了当年他所面临的处境: “我说了两个故事,两个都无法说明沉船的原因,也没有人能证明哪一个是真的,哪一个是假的。在这两个故事里,我的家人都死了,使我受尽折磨……”
一阵短暂的静默之后,中年Pi开口问:“你比较喜欢(prefer) 哪一个故事?“
小说家X的眼神来来回回转动了三次,才回答道:“有老虎的故事,这是一个比较好(better) 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