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书评•反乌托邦三部曲 (三)《我们》[前苏联]扎米亚金&《美丽新世界》[英]赫胥

——写于2017.11.09
书评•反乌托邦三部曲
(三)《我们》[前苏联]扎米亚金&《美丽新世界》[英]赫胥黎
        在《我们》中,地球上的人类很久前经历了“二百年大战”,为了把其他人从“自由的蛮荒时代”解救出来,给他们“数字般精准的幸福”和“理性的良性桎梏”。那是一场“城市与乡村间的战争”,即高度发达的工业文明同从前社会的较量。最后,前者胜利,地球人口仅剩十分之二,失败者们被赶进“绿墙”里和“水晶玻璃穹顶”下,强制给予“非自由的幸福”。
        他们将失去个性,被编上号码,成为“大工业时代”下的一个个齿轮,推动“统一体”的进步和发展。人的自由和个性使人类个体多姿多彩,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却又是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大一统”的秩序、极致的协调统一在特殊时期无疑有巨大的能量,比如二战前期的纳粹德国、后期的苏联、和平时期社会主义国家的五年计划。但以牺牲独立个体的思想而得到的秩序,又是否有必要呢?这样的人还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呢?
        《我们》是由一篇篇记事构成的,从主角D-503狂热的话语里,我们了解反乌托邦世界的社会组成和行事方式。一篇篇记事,随着主线故事的陆续开展,用一个个情节片段反复印证一种狂热的情绪。而它正是反乌托邦世界里“号码们”中普遍存在的极端狂热和坚定不移。
        他们会为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强大的统一体的一部分而感到振奋。他们生活在四壁透明的玻璃房里,没有隐私却不以为意。“既然主宰世界的是爱情和饥饿,那么人想统治世界,就该控制世界的主宰。”所以,“人的本能被战胜”,被组织起来,进行了数字化处理。一切,都是为了大一统——至高的“非自由幸福”。
        自由是混乱的跟由?D-503在记事里写道:“自由和犯罪密不可分地想联系着。飞船速度等于零,那它就不能飞。人的自由等于零,那么他就不会去犯罪。这是很明白的。”但是人的本能和人性又怎能是被轻易湮灭的呢?号码O想要孩子的母性,D-503为了爱I-330而拒绝“根除幻想的手术”。人性啊,总是无法被完完全全压制的,人之所以为人,不就在其思想和人性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