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网文

书评——《一九八四》—2017.10.08


书评•《一九八四》(一)
        作为反面乌托邦三部曲中名气最大的一部,《一九八四》在上世纪中叶由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造完成后,一度引起轰动。传入中国后,译本以董乐山先生的为最,但不好寻找,找不到的话,张晓辉先生的译本也很出色,同样能给广大读者很好的观感体验。
        《一九八四》是一部极其出色的政治寓言小说,奥威尔还有一本同类型《动物庄园》也很不错,下回看完在跟大家聊。《一九八四》剧情上分三个部分,第一部主要在描绘框架、梳理“大洋国”的社会组成,主要选取主人公温斯顿——大洋国普通一个外围党员——的视角来叙述。开头以温斯顿日常某天的生活事件为引子,用了许多的平铺直述,在新世纪的读者看来难免索然无味些,但作为对一个崭新社会——大洋国——的刻画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
        《悟空传》可以不做任何铺述,是因为前有86版《西游记》深入人心,省了不少工夫。倘若使一个外国人来读《悟空传》,假使他从未接触过《西游记》,那么必然是读不明白的。这么说来《悟空传》实则是自己的十五万字加上《西游记》的八十万字而成,而奥威尔仅仅用二十八万字打造一个崭新的“1984世界”,倒是难能可贵些。
        想要有趣的话也并不难,增长篇幅,在温斯顿的日常生活里抽丝剥茧一点点讲可以,在他与其他人、事的交流中暗示,或借别人之口叙述也可以。但那需要太长的篇幅,故事进展会变得平淡,诸多的政治恐怖和思想恐怖的情节由紧凑变得分散,又怎么起到震撼人心的目的呢?
        《一九八四》由晚年的奥威尔在1948年创作完成,将4和8作了小小调换而产生的书名“一九八四”,实在是给人一种紧迫感和惶恐感。同样也符合整部故事透露出的气息氛围,那就是严肃,甚至是沉重。这和《美丽新世界》以及《我们》是不同的,《美丽》和《我们》是明天的恐怖,而《一九八四》离我们太近了,仿佛就在身边,仿佛会随时应验,让人不得不警惕、紧张,甚至惶恐。
        从二十世纪中叶世界格局两极分化、尖锐对立,到温斯顿生活的1984年,大洋国的“英社”——英国社会主义——已经发展了近半个世纪。主人公温斯顿,在“真理部”中从事数据造假工作的39岁外围党员,用他的眼睛看着身边的世界,即作者奥威尔心中的未来世界:在1984年的大洋国里,普通人们形体消瘦却精神狂热,住在肮脏的废墟里,吃糊状的炖菜、黑面包。生活物资总是时不时短缺,外围党员们唯一的消遣也不过是带着一股子机油味儿的胜利牌杜松子酒,用老旧的搪瓷杯子盛着。还有加了一两片糖精的人工咖啡,这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