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人间失格,与相关作品(2)
无赖派作家们企图如实地记叙当时虚无、颓废的混乱社会 ,以及置身于其中的人。在战后的开放气氛中 ,雄居文坛前沿 ,“取得了辉煌的业绩”。无赖派作家有着反抗权威的意识,对生活采取自嘲和自虐的态度,专写病态和阴郁的东西,具有颓废倾向。“无赖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有坂口安吾的《白痴》,《在樱花盛开的树林下》;石川淳的《废墟中的上帝》,《黄金传说》;太宰治的《斜阳》,《人间失格》;田中光英的《野狐》等。无赖派最有影响的作家是太宰治。
四,太宰治的美学观念
在来谈谈日本的传统美学文化物哀,物哀两个字拆开,物是所观赏之客体,哀是审美情感。但是“哀”在这里又不单单指悲伤一种情感,它是多样的,根据本居宣长的观点,“凡高兴,有趣,愉快,可笑等”都可。日本的哀是个人的,并且悲观更淡,更轻薄一些,缺乏抗争和不满,而是一种对于人生无常,宿命必然的完全理解。而太宰治显然是继承了这种美学传统,
他的作品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淡淡的悲伤,是在无法面对世间一切的孤独的怪物的自述,却有如利刃抚摸肌肤般的真实,仿佛是在废墟中尸骨与血液滋生出极致之美的恶之花。
四,书与书,思想的交集
一直以来,我过着羞耻的生活。”
对于生活,我没什么目标。由于自小生长在东北的乡下,第一次看见火车,还是年岁较大之后的事了。我在火车站的天桥上上下下地,完全没注意到这是为了跨越铁轨所建的,只觉得车站内的构造宛如国外游乐场,复杂又有趣,以为它只是因为时髦而装设的,我还真的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这么认为呢!对我而言,在天桥上跑上跑下,是在玩着相当时髦的游戏,我当初还一直觉得这是铁路局最上道的服务之一,后来当我发现这是用来让旅客们跨越铁道具实用性的楼梯时,突然间觉得索然无味。”太宰治的作品都充满了他对这个世间奇特的看法,这些细腻的思想通常反应在作品的人物的第一人称的视角或是藏匿在书信与对话中来展开自述,我就很喜欢在他作品中抽丝剥茧的了解他的心理,享受每次观看时心境不同就会有别样的理解的乐趣。这段短文可以看出他喜爱无用之美,就如《斜阳》中哪最后的贵妇人,虽然在这个社会体制下无法生存,却有一种超脱与事之美,是日本贵族最后的黄昏。
和子寻求卑贱的爱是否回得到成功,我不知道,但也是斜阳沐浴下和子的新生吧!这部作品也被誉为日本的《樱桃园》,与和子的新生不同契诃夫作品中的新生是“一场强有力的、清扫一切社会中的懒惰,冷漠,厌恶工作和腐臭了的烦闷的暴风雪”,《樱桃园》强烈的歌咏新生活,并认为新生活将是美好的,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工作,整个是社会的新生。而《斜阳》中的新生则是个人的没有出路的为生存而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