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白先生传读后感汇编(4)
2022-08-13 来源:百合文库
现在言归正传,具体分析《长恨歌》。
先看诗题。 《长恨歌》的“长恨”二字,取之本诗的最后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即长相思之意,以此为题,统领全篇,说明这首诗是抒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无穷无尽的相思相恋的感情。 看作品,不大注意题目与正文及主题的关系,好象是作者随便安上去的,这是不对的。 它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的如“无题”、 “口占”等等除外)。唐诗是很注意紧扣题意来写作的。 喻守真在分析《唐诗三百首》时,就经常提醒读者注意这一点,张九龄有一首诗《望月怀远》,八句诗就是围绕题目来展开的,全诗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因题中有“望”和“怀”,所以就生发出 “天涯”、 “相思”、 “佳期”等词,又因题中有“月”,描写的是夜景,因此有“灭烛”、 “露滋”、 “寝梦”等词。
从结构上讲,第一句写“月”,第三句写“望” (望明月而怨夜长),第四句写“怀”,五六句写望月(因爱月而灭烛,直至露下生寒而披衣,见望月之久),七八句是“怀远” (月下怀人不能见,只好在梦中遂愿)。由此可以看出诗句的主题就隐含在题目之中。 《长恨歌》也是如此。
再以本诗的选材看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白居易应是知道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关系的有关材料的,但他并没有全部罗列进来,而是作了精心的挑选。在舍弃的材料中,恰有许多是很具讽刺意义的。杨玉环来到李隆基身边以前的经历,诗中所交待的与历史事实大不相同。杨原来是玄宗的儿子寿王李胄的妻子,玄宗的宠妾武惠妃死后,看中了她。于是先命她出家做女道士,后选入宫,天宝四年册封为贵妃(参见《新唐书•杨贵妃传》)。皇帝老子强占自己的儿媳妇,这种丑恶的行径如写出来,该具有多么尖锐的讽刺意义。 即使略加暗示,也能产生一定的讽刺效果。 陈鸿在《长恨歌传》中就作了这样的暗示:“得宏农杨玄琰女于寿王侧。” “难自弃”说明了杨玉环珍视自己未轻易许人,是很纯洁的。作者这样做是为什么主旨服务的呢?为了讽刺吗?
先看诗题。 《长恨歌》的“长恨”二字,取之本诗的最后一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长恨即长相思之意,以此为题,统领全篇,说明这首诗是抒写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无穷无尽的相思相恋的感情。 看作品,不大注意题目与正文及主题的关系,好象是作者随便安上去的,这是不对的。 它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少数的如“无题”、 “口占”等等除外)。唐诗是很注意紧扣题意来写作的。 喻守真在分析《唐诗三百首》时,就经常提醒读者注意这一点,张九龄有一首诗《望月怀远》,八句诗就是围绕题目来展开的,全诗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 因题中有“望”和“怀”,所以就生发出 “天涯”、 “相思”、 “佳期”等词,又因题中有“月”,描写的是夜景,因此有“灭烛”、 “露滋”、 “寝梦”等词。
从结构上讲,第一句写“月”,第三句写“望” (望明月而怨夜长),第四句写“怀”,五六句写望月(因爱月而灭烛,直至露下生寒而披衣,见望月之久),七八句是“怀远” (月下怀人不能见,只好在梦中遂愿)。由此可以看出诗句的主题就隐含在题目之中。 《长恨歌》也是如此。
再以本诗的选材看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白居易应是知道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关系的有关材料的,但他并没有全部罗列进来,而是作了精心的挑选。在舍弃的材料中,恰有许多是很具讽刺意义的。杨玉环来到李隆基身边以前的经历,诗中所交待的与历史事实大不相同。杨原来是玄宗的儿子寿王李胄的妻子,玄宗的宠妾武惠妃死后,看中了她。于是先命她出家做女道士,后选入宫,天宝四年册封为贵妃(参见《新唐书•杨贵妃传》)。皇帝老子强占自己的儿媳妇,这种丑恶的行径如写出来,该具有多么尖锐的讽刺意义。 即使略加暗示,也能产生一定的讽刺效果。 陈鸿在《长恨歌传》中就作了这样的暗示:“得宏农杨玄琰女于寿王侧。” “难自弃”说明了杨玉环珍视自己未轻易许人,是很纯洁的。作者这样做是为什么主旨服务的呢?为了讽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