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坛经般若品第二读后感合计(20)

2022-08-11 来源:百合文库
其实,学佛修行最重要,同时也是最难做到的一点,便是不断地扩大我们的心量。因为无始以来的烦恼、习气让我们充满了贪、嗔、痴,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以自我为中心,先入为主、自以为是,我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或标签来看问题,我们心中装了太多的人我、是非、美丑、大小、好坏等互相对立的东西。我们越是执着、自私,失去的也会越多,相反,如果心量越大,我们将会变得越来越富有。这便是"空"的奥妙。
二、佛性与般若
从表面上来看,佛性是谈"有",而般若是谈"空",似乎有些矛盾,但实际上两者是完全统一的。因为般若即是智慧,这智慧的真正本性是空性,空性的本质是"明",因为它具有让事物极其明确地从空性中显现的能力。这种明性和空性的智慧层面是同义的,因为智慧能看清一切。所以智慧和空性同时存在,而智慧与空性的融合即是佛性(也称如来藏)。因为它含有成就佛果的种子及潜能,它存在于每一位众生之内。由于众生的无明与烦恼,阻碍了他们对佛性的觉知,因而佛性不能显现出来。"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接着,慧能进一步指出:"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我们可以将佛性理解为无明消灭的状况。无明并非真实存在、永恒不变,它事实上是各种因缘造成的无常的产物。这表示我们能够操纵并减弱产生无明的因缘,同时加强对治无明的消毒剂。完全摧毁无是可能的,因为任何被创造出来的东西就能够被摧毁。
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说:"一切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陀说法四十九年,三藏十二部典籍,说来说去,无非都是教导众生如何破除无始以来因我执、无明而生的妄想、执着,让自己本来具足的般若智慧――佛性,显现成佛。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佛性是本来如此的,它不是由任何东西产生的,它不任何东西的结果。佛性超越了因和果。虽然说"我要修行以至成佛"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正确地说,这就好比讲"我要云走开太阳才能出来"一样错误。因为不管有没有云遮住,太阳始终都在那里,云是不能影响太阳的,但是却可以阻止你看到太阳。这一点十分重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自心中都有智慧的宝藏――佛性,它本来具足,千万不可心外求法。"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又"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总之,以空性(般若)诠释实相的教法,是对治执着永恒的常见;以佛性面(如来藏)诠释实相,是对治执着断灭的断见。常见和断见都是以须摧毁的边见和邪见,是通往解脱之道和成就佛果的最大障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