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圣经书的读后感汇总(6)
2022-08-11 来源:百合文库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文章提到许多老师没有认识到自己在教学方面的不足,教学还是一成不变,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这种教学模式,现在已经越来越不受学生的欢迎,也越来越多的老师正在尝试改变,比如我们七中正在改革的“五学模式”的教学方法,这就是对填鸭式教学的一种改革尝试。
书中谈到,现在学生获取知识很方便,网络的应用极大改变了知识的获取方式,教师并不需要把知识讲解的如何精确,其实学生自己通过一根网线就很方便的能够获得足够的知识量,知识的获取容易,而见识的增长不易,要长见识就要学习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内容,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而不应该忽视道德的培育。这也就是这本书“知识不是力量”的由来。我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知识不难获取,见识和做人的道理才是学生第一需要关注的!
作者从美国口语教育反思中国的英语教育,觉得需要改变当前的英语教学模式,因为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是先口语,后文字,然后才是语法;本着先易后难的规律进行。确实中国的英语教学从一开始就是写,就是语法的灌输,还不会说怎么才能会写呢?就好比一个人还不会走路就先让其跑步了,结果只能是摔得嘴啃泥,加深了对英语的厌恶和恐惧,我觉得英语教学确实存在这样的毛病,中国人太强调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了,所以从幼儿园开始就教孩子学习英语,一个连母语都还说不清楚的孩子,你还能指望他学好英语,真是舍本逐末。
我觉得从初中开始学习简单的英语对话就可以了,高中可以适当学习写作和语法。完全不必把英语提高到和
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的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在学校多学习,少玩,甚至基本不要花时间在玩耍上面。其实这点人家美国家长就做得更好,我们可以借鉴。在美国完全没有“输在起跑线”之类的论调,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童年就是“努力玩耍的过程”,学习也是在玩耍中开始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课堂轻松而中国的课堂严肃,中国学生负担重,而美国学生上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人家重视能力的培养,而我们重视知识的灌输,所以我们的孩子缺乏创造力。当然,因为我们国家的特殊“国情”,这种学生高负担,学习比较痛苦的状态一时还很难改变。我们都应该多思考一下,特别是教师,怎么样才能快乐学习。
书中谈到,现在学生获取知识很方便,网络的应用极大改变了知识的获取方式,教师并不需要把知识讲解的如何精确,其实学生自己通过一根网线就很方便的能够获得足够的知识量,知识的获取容易,而见识的增长不易,要长见识就要学习文化,道德等各方面的内容,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而不应该忽视道德的培育。这也就是这本书“知识不是力量”的由来。我完全同意作者的观点,知识不难获取,见识和做人的道理才是学生第一需要关注的!
作者从美国口语教育反思中国的英语教育,觉得需要改变当前的英语教学模式,因为学习语言的一般规律是先口语,后文字,然后才是语法;本着先易后难的规律进行。确实中国的英语教学从一开始就是写,就是语法的灌输,还不会说怎么才能会写呢?就好比一个人还不会走路就先让其跑步了,结果只能是摔得嘴啃泥,加深了对英语的厌恶和恐惧,我觉得英语教学确实存在这样的毛病,中国人太强调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了,所以从幼儿园开始就教孩子学习英语,一个连母语都还说不清楚的孩子,你还能指望他学好英语,真是舍本逐末。
我觉得从初中开始学习简单的英语对话就可以了,高中可以适当学习写作和语法。完全不必把英语提高到和
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的家长总是希望孩子在学校多学习,少玩,甚至基本不要花时间在玩耍上面。其实这点人家美国家长就做得更好,我们可以借鉴。在美国完全没有“输在起跑线”之类的论调,孩子的天性就是玩,童年就是“努力玩耍的过程”,学习也是在玩耍中开始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的课堂轻松而中国的课堂严肃,中国学生负担重,而美国学生上学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人家重视能力的培养,而我们重视知识的灌输,所以我们的孩子缺乏创造力。当然,因为我们国家的特殊“国情”,这种学生高负担,学习比较痛苦的状态一时还很难改变。我们都应该多思考一下,特别是教师,怎么样才能快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