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责子诗赏析读后感汇总(3)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疾患以来,渐就衰损,亲旧不遗,每以药石见救,自恐大分将有限也。汝辈稚小家贫,每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念之在心,若何可言!然汝等虽不同生,当思四海皆兄弟之义。鲍叔,管仲,分财无猜;归生、伍举,班荆道旧;遂能以败为成,因丧立功。他人尚尔,况同父之人哉!颖川韩元长,汉末名士,身处卿
此文前半简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与选择,其后叮嘱儿子们不要分家,正有遗书之意。尤其是后面引了很多异姓情同手足、兄弟不分家的典故,真是反复叮咛,可见此老身后,对这一点还是放不下的。而“少学琴书”一段,更是神来之笔。尤以“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
能为难能可贵的是,陶渊明能够推己及人,自己疼爱儿子,因此也要善待别人家的孩子,因为他们也是人家的儿子,他们的父母疼爱他们也和我疼爱自己的儿子一样。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当了彭泽令以后,派了一个仆人回家,帮自己的儿子干活。渊明给自己的儿子写信说:“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是说,你自己干活很辛苦,我派遣了一个劳力给你,帮你砍柴挑水。但是他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你要好好对待他。黄庭坚读到此感叹道:
此所谓临人而有父母之心者也。夫临人而无父母之心,是岂人也哉,是岂人也哉!
引导语:《责子》是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当作于陶渊明四十多岁时,反映了诗人对儿子的殷切期望。诗人以风趣幽默的口吻责备儿子们不求上进,与自己所希望的差距太大;勉励他们能好学奋进,成为良才。下面就是有关这首诗的原文注释翻译,我们一起学习吧。
[说明]
这首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四十四岁。
责子,就是责备儿子。诗人以风趣幽默的口吻责备儿子们不求上进,与自己所希望的差距太大;勉励他们能好学奋进,成为良才。其中流露出诗人对爱子们的深厚、真挚的骨肉之情。
此文前半简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与选择,其后叮嘱儿子们不要分家,正有遗书之意。尤其是后面引了很多异姓情同手足、兄弟不分家的典故,真是反复叮咛,可见此老身后,对这一点还是放不下的。而“少学琴书”一段,更是神来之笔。尤以“常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
能为难能可贵的是,陶渊明能够推己及人,自己疼爱儿子,因此也要善待别人家的孩子,因为他们也是人家的儿子,他们的父母疼爱他们也和我疼爱自己的儿子一样。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当了彭泽令以后,派了一个仆人回家,帮自己的儿子干活。渊明给自己的儿子写信说:“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是说,你自己干活很辛苦,我派遣了一个劳力给你,帮你砍柴挑水。但是他也是别人家的孩子,你要好好对待他。黄庭坚读到此感叹道:
此所谓临人而有父母之心者也。夫临人而无父母之心,是岂人也哉,是岂人也哉!
引导语:《责子》是晋末宋初诗人陶渊明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当作于陶渊明四十多岁时,反映了诗人对儿子的殷切期望。诗人以风趣幽默的口吻责备儿子们不求上进,与自己所希望的差距太大;勉励他们能好学奋进,成为良才。下面就是有关这首诗的原文注释翻译,我们一起学习吧。
[说明]
这首诗大约作于晋安帝义熙四年(408),陶渊明四十四岁。
责子,就是责备儿子。诗人以风趣幽默的口吻责备儿子们不求上进,与自己所希望的差距太大;勉励他们能好学奋进,成为良才。其中流露出诗人对爱子们的深厚、真挚的骨肉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