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文库
首页 > 文库精选

陈抱一讲美术读后感摘录(2)

2022-05-28 来源:百合文库
但我并非将欧化文来比拟陶元庆君的绘画。意思只在说:他并非“之乎者也”,因为用的是新的形和新的色;而又不是“Yes”“No”,因为他究竟是中国人。所以,用密达尺〔4〕来量,是不对的,但也不能用什么汉朝的虑傂尺〔5〕或清朝的营造尺〔6〕,因为他又已经是现今的人。我想,必须用存在于现今想要参与世界上的事业的中国人的心里的尺来量,这才懂得他的艺术。

陈抱一讲美术读后感摘录60条


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三日,鲁迅于上海记。
【注解】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七年十二月十九日上海《时事新报》副刊《青光》。
〔2〕陶元庆(1893-1929)字璇卿,浙江绍兴人,美术家。曾任浙江台州第六中学、上海立达学园、杭州美术专科学校教员。鲁迅前期著译《彷徨》、《朝花夕拾》、《坟》、《苦闷的象征》等书的封面都由他作画。
〔3〕作者在陶元庆第一回绘画展览时所说的话,即一九二五年三月十六日所作的《“陶元庆氏西洋绘画展览会目录”序》(收入《集外集拾遗》)。
〔4〕密达尺法国长度单位Metre的音译,一译米突。后来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通称为“米”。
〔5〕虑傂尺东汉章帝建初六年(81)所造的一种铜尺。
〔6〕营造尺清朝工部营造工程中所用的尺子,也称“部尺”,当时用作标准的长度单位。
陶元庆为鲁迅设计了多少封面?
上世纪20年代后期,鲁迅“抱歉而感激地”向陶元庆“一批一批地索画”,催生了《彷徨》、《坟》、《朝花夕拾》、《苦闷的象征》等具有现代文艺理念和美术观念的封面设计,使新文学著作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与旧文学截然分野,而陶元庆本人,也因此在波澜壮阔的现代文学中位置独特而醒目。
陶元庆,浙江绍兴人,鲁迅的同乡。在上海的报馆工作时,陶元庆结识了康有为的弟子、报业家狄楚青,饱览狄的家藏、有正书局的古代名画以及日本、印度等国家的图案,后来又在上海艺术专科师范学校向丰子恺和陈抱一等名家学习西洋画。陶元庆对中国传统绘画、东方图案画和西洋绘画都广泛涉猎,有着不俗的见识和修养,这为其从事书籍装帧艺术奠定了美学基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