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砺锋讲杜甫观后感收集(10)
2022-05-25 来源:百合文库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以儒立身,以释、道为辅。杜甫虽也受到释、道思想的一些影响,但他所身体力行的主要是儒家思想。清人刘熙载说:“少陵一生却只在儒家界内”⑤。“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价值和理念。是对儒者的根本要求。其他的义、礼、智、信等,都是以仁为基础和出发点的,并归结于仁。而仁的定义就是“仁者爱人”⑥。儒家对读书人的要求是以儒家的仁的思想来修身养性: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⑦。也就是说,作为个体的人是学习和实践仁的主体。儒家认为,每个儒者,都要由修身做起,然后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序,由近及远地将仁推广扩大,以实现一个社会和谐的大同社会。这是一个将仁由个体(主体)推向社会(客体),由内向外的实现过程。杜甫正是一个真正的儒者和仁者。杜甫是由小我到大我,从小家到大家,从家庭到国家和民族,由个人到社会,来扩展和实现他的仁爱之心。
他的一切活动正是从自己的仁爱之心出发,由家→族→朋友(包括邻里)→国家(包括君)→民(本民族和外民族)→众生依次向外扩展。事事处处都是以自己的仁爱之心来对待处理,最终以实现一个家家安居乐业,社会和睦太平的和谐社会,甚至实现一个与自然万物和谐的宇宙。
因此,杜甫在对待家的态度上,对先祖的奉儒传统和祖父杜审言的诗学传统,加以发挥和拓展;从家族传统上来说,可谓是诗礼传家、光耀门楣,不辱祖风,是最大的孝。杜甫对其父杜闲,他到父亲的兖州任所趋庭亲侍,代父为祖母办丧事,写祭文,可谓是克尽孝道。对其弟、妹,他在战乱中,十分关心他们的安危和生活,极尽思念关切之情,可谓是手足情深。对其妻子,他忠贞不二,相亲相爱,相伴终生。对其子女,他关怀备至,在患难中护犊情深。对于族辈和亲戚,他对长辈敬爱有加;对平辈,也很讲情分,讲亲情。对于朋友,他忠于信用,不管对方穷达,都始终诚信如一。对于下人,他始终都能以亲人相待。对于邻里,他和睦相处,有里仁之美。对于国家和民族,他忠君爱国,深明民族大义,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利益。对于百姓,他以民为本,将仁心推及普通百姓和下层的弱势群体,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呼声。
他的一切活动正是从自己的仁爱之心出发,由家→族→朋友(包括邻里)→国家(包括君)→民(本民族和外民族)→众生依次向外扩展。事事处处都是以自己的仁爱之心来对待处理,最终以实现一个家家安居乐业,社会和睦太平的和谐社会,甚至实现一个与自然万物和谐的宇宙。
因此,杜甫在对待家的态度上,对先祖的奉儒传统和祖父杜审言的诗学传统,加以发挥和拓展;从家族传统上来说,可谓是诗礼传家、光耀门楣,不辱祖风,是最大的孝。杜甫对其父杜闲,他到父亲的兖州任所趋庭亲侍,代父为祖母办丧事,写祭文,可谓是克尽孝道。对其弟、妹,他在战乱中,十分关心他们的安危和生活,极尽思念关切之情,可谓是手足情深。对其妻子,他忠贞不二,相亲相爱,相伴终生。对其子女,他关怀备至,在患难中护犊情深。对于族辈和亲戚,他对长辈敬爱有加;对平辈,也很讲情分,讲亲情。对于朋友,他忠于信用,不管对方穷达,都始终诚信如一。对于下人,他始终都能以亲人相待。对于邻里,他和睦相处,有里仁之美。对于国家和民族,他忠君爱国,深明民族大义,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利益。对于百姓,他以民为本,将仁心推及普通百姓和下层的弱势群体,反映他们的要求和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