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中国文化传承中一直存在一种很有意思的“托伪”现象,即文章作者想借助名人传播自己的观点与思想,就将自己的作品假托名人作品。当然,也有人是为了避祸,不惹麻烦,毕竟有些个朝代的文字狱也是挺吓人的。 托伪的特点之一是,谁的名气大就托谁。...
2023-03-16先生的话,永远都是那么一针见血。 从来如此,便对吗? ——《狂人日记》 惟沉默是最高的轻蔑。 ——《且介亭杂文附集》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少年闰土》 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 ——《鲁迅全集》 我曾经尝得,失望无论大小,是一...
2023-04-27今天阅读到一篇文章,为鲁迅言。去自《坟》,为杂文。 Interesting. 先来分享也。这真是鲁迅写的。相信我呀。原文也。 在此也。 论“***!” ~鲁迅 无论是谁,只要在中国过活,便总得常听到“***”或其相类的口头禅。我想:这话的分...
2023-03-262023-06-13
鲁迅有支笔从来都不是用来悲天悯人。 呐喊的开篇是一个狂人,什么才算是一个狂人。 这个世间的所有人都是狂人,每个人都在追寻。 狂人之后是孔乙己。 谁是孔乙己? 我们都是孔乙己。 这些故事我们都看过,我也想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来源网络 开始: ...
2023-03-25近日来,相信鲁迅的表情包都已经被大家玩坏了,各种《孔乙己》和《狂人日记》的段子也满天飞,比如说这样: 我们从小学开始的必读书目便已经有了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和《呐喊》,而鲁迅先生的文章可以说也贯穿了我们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起码是语文...
2023-03-06#你为什么可以从《惜别》中看到不太一样的鲁迅# 《惜别》写于1945年,这一年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而本文的作家太宰治正是日本无赖派(即以自谑的态度来表现日本战后 一代人的精神萎靡)的代表。但《惜别》是“受内阁情报局和文学报国会...
2023-04-022023-05-16
2023-09-15
2023-09-15
我的所爱在山腰; 想去寻她山太高, 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 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 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 想去寻她人拥挤, 仰头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 回她什么:冰糖壶卢。 从此翻脸不理我...
2023-04-262023-09-16
2023-11-28
最近看到B站有些视频下面的评论全是改的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那段对话。当初我看到这些评论是感觉有些厌恶,觉得这些人乱改鲁迅先生的文章是不对的,现在看来这可能也是对鲁迅先生的一种缅怀吧。但是恶搞归恶搞,也要有些度,不然就会让人恶心了,让人反感...
2023-03-05在读《红色骑兵军》时,伊萨克·巴别尔在自序提到过让我记忆非常深刻的一点。 他大概是这样说的,花费了七年的时间,才学会如何用文字表达简明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又不显得冗长。 作为有智能的生物,人类能从无数动物之中脱颖而出的核心能力,就是会使用语...
2023-04-272023-11-05
2023-05-29
2023-05-29
读《故乡》的时候太早,少年意气风发,我们不懂,爱笑“闰土”爱说猹;长大后再读,不知不觉,泪流满面。 到底什么变了?还是那本书,还是那个闰土,甚至当年教授《故乡》的语文老师们还在课堂上诉说着闰土的故事,唯有时间在走,从校园走到社会,从青涩走向...
2023-03-252023-10-27
背景知识: 《呐喊》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收录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作品通过写实主义、象征主义、浪漫主义等多种手法,以传神的笔触和...
2023-03-24闰土到了瓜田,没有发现任何偷瓜贼的踪迹,便准备回家拿些工具来做个陷阱,刚一转身,却又看到了猹在瓜田里吃瓜。猹似乎是因为受伤的原因,动作极缓。 猹轻柔的拿起了一只瓜,闰土一眼便认了出来,这不是什么好瓜;小,且少汁。这种瓜拿出去,白送给别人都...
2023-03-052024-06-15
2023-07-16
2023-06-13
你不知道的别样鲁迅 ——于包头师范学院“浮石文学社”之演讲(有改动) 3.鲁迅与金钱后来,从日本回国的鲁迅先生不但在教育部任职,还在北京各大高校做兼职讲师。其实在那个时候,鲁迅先生的收入还是蛮丰厚的。但就是那时的北洋政府老是在拖欠教育经费,...
2023-04-27世俗习惯于把和他们不一样的人当作疯子。 中国首篇白话文小说,鲁迅先生最著名的文集《呐喊》第一篇……百年时光流转,《狂人日记》已被深镌于中国文学的丰碑之上。 文中的“狂人”,其实是在那个黑暗社会还保有清醒和良知的人。先生以“狂人”的视角,一点...
2023-03-252023-08-19
2023-07-17
100年前,鲁迅先生发表了一篇名为《药》的小说,小说以隐喻的形式缅怀了革命烈士秋瑾,同时也抨击了当时那个“吃人”的社会。 革命烈士秋瑾《药》创作于1914年4月,同年5月发表于《新青年》。小说讲述了清末民初某个不知名的镇子里,华、夏两家的悲...
2023-04-282022-08-25
2023-09-16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