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王熙凤的女儿巧姐“见喜”了,到底是患了天花还是水痘?(2)
2024-06-14红楼梦 来源:百合文库
就连贾琏这个当父亲也被要求搬出外书房来斋戒,王夫人这个堂祖母兼姑奶奶和凤姐、平儿一起,日日供奉娘娘。
一直闹到了十二天以后,“合家祭天祀祖,还愿焚香,庆贺放赏,贾琏仍复搬进卧室。”
平时被严重忽略的凤姐之女,为什么这一场病竟然这样受到重视呢,实在也不太正常。很多读者认为巧姐患的疾病正是古代的“天花”,即痘疹,理由有这么几个:
一是因为王夫人和凤姐供奉的是“痘疹娘娘”,又称“天花娘娘”,是民间信仰中司痘疹的女神;
二是大姐儿的症状是发烧出痘;
三是贾琏和多姑娘一起鬼混的时候,多姑娘明确说过:“你家女儿出花儿”。
四是桑虫猪尾都是古代患了天花后需要准备的东西。
但是仔细分析,却感觉大姐儿更像是患了水痘,而不是古代最恐怖的天花。
水痘,又名水花、水疮、水疱;天花,又名痘疹、痘疮、痘疾等。
宋代陈文忠著作《小儿痘疹方论》中说:“尝谓小儿病证虽多……疮疹之病。盖初起疑似难辨。”
关于“水痘”这个名称一说是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提出,一说是宋代张季明在《医说》中提出,其后《痘疹方论》、《古今医统大全》、《婴童百问》等古代医籍均有相关记载。
明代《幼科证治准绳》中认为:“其疮皮不薄,如赤根白头,渐渐赤肿,而有脓瘥迟者,谓之大痘……其疮皮薄如水泡,破即易干,而出无渐次,白色或淡红,冷冷有水浆者,谓之水痘。”
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记载:“水花儿,极是水痘……其色白而淡且无红,是水花儿,莫做正痘看。”
清代《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中记载:“水痘发于脾肺二经,由湿热而也。”
可见在古代,水痘和天花虽然都在“痘疹”类别的典籍里记载着,但是两种病。两者之间症状有相似之处,但是区别也很多,而且天花明显是传染性更强,致死率更高,比如鸳鸯曾骂道:“状元痘儿灌的浆,又满是喜事”,这句话说的就是古代最厉害的天花。
而且一般来说古代人的小孩儿出天花和长水痘都会被笼统的称为“出花儿”,旧时的孩子出红疹、长水痘,家里人也会供奉痘疹娘娘祈福。
至于桑虫猪尾,就是指蚕和猪尾巴。
一方面是讨个口彩,民间有“蚕如豆,破可出;猪尾短,不久长”的俗语,而很多古代医书中记载痘疹的症状是“如蚕种”,此处也有祈祷大姐儿的病快快好起来的意思。
一直闹到了十二天以后,“合家祭天祀祖,还愿焚香,庆贺放赏,贾琏仍复搬进卧室。”
平时被严重忽略的凤姐之女,为什么这一场病竟然这样受到重视呢,实在也不太正常。很多读者认为巧姐患的疾病正是古代的“天花”,即痘疹,理由有这么几个:
一是因为王夫人和凤姐供奉的是“痘疹娘娘”,又称“天花娘娘”,是民间信仰中司痘疹的女神;
二是大姐儿的症状是发烧出痘;
三是贾琏和多姑娘一起鬼混的时候,多姑娘明确说过:“你家女儿出花儿”。
四是桑虫猪尾都是古代患了天花后需要准备的东西。
但是仔细分析,却感觉大姐儿更像是患了水痘,而不是古代最恐怖的天花。
水痘,又名水花、水疮、水疱;天花,又名痘疹、痘疮、痘疾等。
宋代陈文忠著作《小儿痘疹方论》中说:“尝谓小儿病证虽多……疮疹之病。盖初起疑似难辨。”
关于“水痘”这个名称一说是南宋《小儿卫生总微论方》中提出,一说是宋代张季明在《医说》中提出,其后《痘疹方论》、《古今医统大全》、《婴童百问》等古代医籍均有相关记载。
明代《幼科证治准绳》中认为:“其疮皮不薄,如赤根白头,渐渐赤肿,而有脓瘥迟者,谓之大痘……其疮皮薄如水泡,破即易干,而出无渐次,白色或淡红,冷冷有水浆者,谓之水痘。”
清代顾世澄《疡医大全》记载:“水花儿,极是水痘……其色白而淡且无红,是水花儿,莫做正痘看。”
清代《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中记载:“水痘发于脾肺二经,由湿热而也。”
可见在古代,水痘和天花虽然都在“痘疹”类别的典籍里记载着,但是两种病。两者之间症状有相似之处,但是区别也很多,而且天花明显是传染性更强,致死率更高,比如鸳鸯曾骂道:“状元痘儿灌的浆,又满是喜事”,这句话说的就是古代最厉害的天花。
而且一般来说古代人的小孩儿出天花和长水痘都会被笼统的称为“出花儿”,旧时的孩子出红疹、长水痘,家里人也会供奉痘疹娘娘祈福。
至于桑虫猪尾,就是指蚕和猪尾巴。
一方面是讨个口彩,民间有“蚕如豆,破可出;猪尾短,不久长”的俗语,而很多古代医书中记载痘疹的症状是“如蚕种”,此处也有祈祷大姐儿的病快快好起来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