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篇 美洲印第安人建筑 ——第19章玛雅的建筑(5)
2024-06-14 来源:百合文库
这条“死亡之路”大道和它的崇祀性建筑外围,是大面积的住宅区。近一点的是上层社会的住宅,都是内向的院落式平房,外墙没有窗子,院内很安静。白昼和夜间都很凉爽,天冷时又可保温。天井里设祭坛,可能是崇祀祖先的。檐下、墙脚都有排水沟。居民大多为耕作的农户,也有许多手工业者,从事制陶、加工玉石、纺织、皮革和木材加工等等。小巷狭窄而曲折,白天有各地商人来贸易,熙熙攘攘,十分热闹。住宅里常有壁画,题材大多描写现实的世俗生活。月亮金字塔前小广场的西南角上是一座最高统治者的宫殿。它也是内院式的,天井四周的房间和厅堂十分高爽。室内石柱从上到下装饰着精美的浮雕,色彩缤纷。墙面布满华丽的壁画。当地气候炎热,宫殿里清凉安静,宜于日常生活。
奇清~伊乍 大概的可能,是多尔台克人在11世纪初打败了玛雅人,毁灭了他们的城市,逼迫他们退缩到尤卡丹半岛去。多尔台克文化和玛雅文化从此交融在一起发展,流行在尤卡丹地区。它的代表性作品主要分布在这地区西部边缘的奇清—伊乍,建筑规模大而精致。
这时期的建筑,比之前一时期,更注重整体比例的和谐,繁简的搭配,雕刻与建筑的综合,也比较开朗。开朗的取得,在于有类似外廊式的做法,即在一个内外界面墙上开一系列的洞口,洞口之间是一段不大的实墙体。这种开了洞口的墙可以承重,所以也被用在庙宇内部,把并列的两条横向长方形空间连通起来,扩大了内部空间。这是建筑上的重要进步。这些洞口上的过梁用硬木,上面布满浮雕,多为英雄人物的事迹。纪念性建筑的外墙面上通常有几条水平的装饰带,都刻满了浮雕,多的甚至有6条水平带。奇查坎纳有一座庙,正面是一个兽面,大门是它的嘴,门洞边缘用石制的“毒牙”做装饰,进门就是被怪兽吞噬,进了它的胃。
奇清~伊乍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螺旋塔”,塔是圆筒形的,台基是方的,所以被人戏称为一个“放在方盒子上的蛋糕”。它的比例和谐,塔身之上是个圆锥形的顶子,顶子底部在塔身上形成一圈挑檐,挑檐由五圈水平装饰带叠成。
奇清~伊乍另一座最重要的建筑是“战士庙”,造于公元900年之后。它位于礼仪区以北,延伸了礼仪区。庙宇下部为3层长方形台基,底部42米见方,高11米,顶上建一座殿堂,规模大于过去的庙堂,总高23米。台阶在正面,台阶前有石质的“羽蛇方柱”行列。庙的西面和南面现在遗存着几层长长的柱列,本来是广场的围廊,顶子已经没有了。
奇清~伊乍 大概的可能,是多尔台克人在11世纪初打败了玛雅人,毁灭了他们的城市,逼迫他们退缩到尤卡丹半岛去。多尔台克文化和玛雅文化从此交融在一起发展,流行在尤卡丹地区。它的代表性作品主要分布在这地区西部边缘的奇清—伊乍,建筑规模大而精致。
这时期的建筑,比之前一时期,更注重整体比例的和谐,繁简的搭配,雕刻与建筑的综合,也比较开朗。开朗的取得,在于有类似外廊式的做法,即在一个内外界面墙上开一系列的洞口,洞口之间是一段不大的实墙体。这种开了洞口的墙可以承重,所以也被用在庙宇内部,把并列的两条横向长方形空间连通起来,扩大了内部空间。这是建筑上的重要进步。这些洞口上的过梁用硬木,上面布满浮雕,多为英雄人物的事迹。纪念性建筑的外墙面上通常有几条水平的装饰带,都刻满了浮雕,多的甚至有6条水平带。奇查坎纳有一座庙,正面是一个兽面,大门是它的嘴,门洞边缘用石制的“毒牙”做装饰,进门就是被怪兽吞噬,进了它的胃。
奇清~伊乍最著名的建筑之一是“螺旋塔”,塔是圆筒形的,台基是方的,所以被人戏称为一个“放在方盒子上的蛋糕”。它的比例和谐,塔身之上是个圆锥形的顶子,顶子底部在塔身上形成一圈挑檐,挑檐由五圈水平装饰带叠成。
奇清~伊乍另一座最重要的建筑是“战士庙”,造于公元900年之后。它位于礼仪区以北,延伸了礼仪区。庙宇下部为3层长方形台基,底部42米见方,高11米,顶上建一座殿堂,规模大于过去的庙堂,总高23米。台阶在正面,台阶前有石质的“羽蛇方柱”行列。庙的西面和南面现在遗存着几层长长的柱列,本来是广场的围廊,顶子已经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