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振中,书法的热爱与精通(8)
艺术,比如说书法,在王羲之那个时代,它是怎么产生的,怎么与当时的社会发生作用,与人发生作用,这一切,哪些与今天还保持着联系,哪些已经完全不一样了,需要仔细的分辨,这不是凭兴趣、感觉能得出的结论。我们今天看一个书法展览,偌大的展厅里,上千张作品,在王羲之那个时代,不是这样,看起来只是展出方式的改变,但更为本质的是人与作品关系的改变,它影响到很多东西。当然,你会说这种东西令我痛苦啊,文化衰败啊,国将不国啊,你可以这样去说,没关系,但这就是一个事实,在这个文化背景前,我们怎样去创作出杰出的,甚至是伟大的作品,这才是我们的事情,而且是有可能做到的事情。
前不久,去一个地方,同车的有一位做纺织面料的企业家。我说二十年以前我在日本教书时,日本的人造纤维面料很先进,不知道这二十年来它们的进展怎样?他说,人工合成的面料这二十年来性能改善了很多,比如说透气性、吸水性,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接近于棉,日本在这些方面依然很先进。我想,一个研究面料的机构,给它一个任务:提高透气性或者吸水性;再给它一笔钱,不管五年、十年,也可能十五年,一定会有所推进。
我想到书法创作。假设我们学习王羲之,学习王铎,认真地学,但是最后发现,我们自己对生活的切身体验进去得很少,微乎其微,或者一点见不到。如果我们察觉到这一点,认识到这是个问题,而且是一个不能不去解决的问题,我相信最后一定可以解决。就像解决面料的透气性一样,问题是目标足够单纯、足够清晰,解决问题的决心足够顽强。
我说的稍微有点远了。最后讲一点,实现我们理想的目标,到底需要一些怎样的条件。
大家也许已经意识到,我想说的,实际上是在书法领域必须出现新人和新作品。这些新人和新作,都可能由我们在座的各位来实现。
一次讨论会上,我说中国的学术要立足于世界学术之林而且毫无愧色,有三个要点。
第一点,对现象的深刻把握。如果你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你要对中国古典诗歌里的各种现象——词的组合,单个字、词对感觉的微妙影响,语词音响的配置等等——这些都是现象,你对现象的把握,要比已有的研究再深入一到两个层次。也就是说,你研究的现象,是别人从来没有发现的,它们可能成为极为重要的思想、理论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