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特杯作品:不死不灭的传说(2)
近日,我将完成的拓片邮寄给国家考古研究院进行下一步研究。出于兴趣我将照片上传到网上,最终发现在一家旧书店内有类似文字的拓片出售。本想联系店家了解其出处,可古怪的是对方没有电话或是电子邮件,仅仅留了个地址,那地方藏在胡同里。
说起胡同,那是我的童年阴影。小时候与伙伴们玩捉迷藏,圈定的范围就是临近的几条胡同。那年代还是大杂院,挨家挨户的院门都敞着。到了晚上,串胡同,谁家的院子都敢闯。但总是有一两家没人敢进,被孩子们称作“鬼宅”。传言说里面有大马猴或是住着鬼婆婆。都是大人们用来吓唬小孩儿编的故事。
有天晚上,我仗着胆子藏进一家“鬼宅”。里面有棵老槐树,枝丫伸展,罩住了半个院子。我爬到树杈上躲着,原以为万无一失,绝不会被人发现。可是躲了没一会儿,见院里的住户把灯都熄了。此时,月明星稀,影影绰绰有人影晃动。可那帮家伙不像是人,个个瘦高挑儿,伸出的两只手如同爪子,有尖尖的指甲露在外面,更为恐怖的是全都没有脑袋,而是有章鱼触角一样的东西从腔子里冒出来。我确信绝不是眼花了,触角在蠕动,在不停的无规律摆动着。它们发出的也绝不会是人声——咿咿呀呀,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我狠命的用手指抠住树干,生怕自己因为惊吓过度掉下去。如果落在这群怪物手里,不知会是何下场。
那是段没头没尾的遭遇。第二天清晨,我被发现倒在一栋门楼的石阶上。听父母说,全院男女老少找了我一个晚上。可我怎么也想不起来是如何从树上下来的,怎么会睡在石阶上。那栋“鬼宅”事后我又曾去过,普通的大杂院,老槐树还在,只是那群怪物没在出现过。后来听人说,槐字有个鬼字边儿,是不好的征兆。
自长大成人之后,我搬出胡同,日常也很少回去。小时候那段经历算是段“异事”,少被外人所知。这次为了调查石碑的内容,让我重识儿时往事,有种说不出的诡异。
旧书店在胡同尽头,是常说的“死胡同”。一栋略显破落的门楼,进到里面依旧是老派的样式,游廊上摆放着四季花卉,正堂的大门放下竹帘,有微弱的光从中透出来。店中掌柜的是位五十来岁的中年人,一身穿着打扮类似于民国时期的教书先生,粗布长衫,一顶瓜皮小帽扣在头顶。倒三角的脸形,棱角分明,无论是颧骨、眉毛还有胡子都如刀削斧砍一般,彰显着精明的气质,和他谈生意绝非易事。更为出奇的,是此人身高近两米,细长细长的,如同刀螂成精一般,让人看着总有种提心吊胆的感觉。也正是这位怪人第一次给我讲述了不死不灭的传说。
说起胡同,那是我的童年阴影。小时候与伙伴们玩捉迷藏,圈定的范围就是临近的几条胡同。那年代还是大杂院,挨家挨户的院门都敞着。到了晚上,串胡同,谁家的院子都敢闯。但总是有一两家没人敢进,被孩子们称作“鬼宅”。传言说里面有大马猴或是住着鬼婆婆。都是大人们用来吓唬小孩儿编的故事。
有天晚上,我仗着胆子藏进一家“鬼宅”。里面有棵老槐树,枝丫伸展,罩住了半个院子。我爬到树杈上躲着,原以为万无一失,绝不会被人发现。可是躲了没一会儿,见院里的住户把灯都熄了。此时,月明星稀,影影绰绰有人影晃动。可那帮家伙不像是人,个个瘦高挑儿,伸出的两只手如同爪子,有尖尖的指甲露在外面,更为恐怖的是全都没有脑袋,而是有章鱼触角一样的东西从腔子里冒出来。我确信绝不是眼花了,触角在蠕动,在不停的无规律摆动着。它们发出的也绝不会是人声——咿咿呀呀,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我狠命的用手指抠住树干,生怕自己因为惊吓过度掉下去。如果落在这群怪物手里,不知会是何下场。
那是段没头没尾的遭遇。第二天清晨,我被发现倒在一栋门楼的石阶上。听父母说,全院男女老少找了我一个晚上。可我怎么也想不起来是如何从树上下来的,怎么会睡在石阶上。那栋“鬼宅”事后我又曾去过,普通的大杂院,老槐树还在,只是那群怪物没在出现过。后来听人说,槐字有个鬼字边儿,是不好的征兆。
自长大成人之后,我搬出胡同,日常也很少回去。小时候那段经历算是段“异事”,少被外人所知。这次为了调查石碑的内容,让我重识儿时往事,有种说不出的诡异。
旧书店在胡同尽头,是常说的“死胡同”。一栋略显破落的门楼,进到里面依旧是老派的样式,游廊上摆放着四季花卉,正堂的大门放下竹帘,有微弱的光从中透出来。店中掌柜的是位五十来岁的中年人,一身穿着打扮类似于民国时期的教书先生,粗布长衫,一顶瓜皮小帽扣在头顶。倒三角的脸形,棱角分明,无论是颧骨、眉毛还有胡子都如刀削斧砍一般,彰显着精明的气质,和他谈生意绝非易事。更为出奇的,是此人身高近两米,细长细长的,如同刀螂成精一般,让人看着总有种提心吊胆的感觉。也正是这位怪人第一次给我讲述了不死不灭的传说。